关于温度的温标的分类和来历
时间:2025-05-03
时间:2025-05-03
华氏温标是德国物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华伦海特(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1686–1736)制定的,符号为℉,即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有180等分,每等分为华氏1度。
华氏温标一度在国际通用,后来被摄氏温标取代,直到1970年代以前,英国及其前殖民地国家多使用华氏温标,但其后除美国外已先后转换为常用的摄氏温标。至今只有美国仍主要使用华氏温标。
摄氏温标是为纪念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
1701-1744),当时他把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规定为0℃,冰点订为100℃,两者间均分成100个刻度;1744年,瑞典自然学家卡尔·冯·林耐(Carl von Linne,1707—1778)将其修正为冰点为0℃,沸点为100℃,1954年,被正式命名为―摄氏温标‖。
另外还有开氏温标,又称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由爱尔兰第一代开尔文男爵(Lord Kelvin)制定,他的名字叫威廉·汤姆森(William Thomson,1824—1907),是个数学物理学家、工程师,被称为―热力学之父‖。
开氏温标符号是K,但不加“°”来表示温度,其零度称为绝对零度,标示为0K,等于摄氏温标-273.15℃或华氏温标-459.67℉。水在一标准大气压结冰时的温度为273.15K、0℃,或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