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复习学案
时间:2025-05-03
时间:2025-05-03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
一、知识结构
二、重要知识解析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空气等)对生物的影响: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
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三、考题演练
1.下列哪项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 )
A.渤海湾 B.大兴安岭 C.一座混凝土建筑物 D.一条小河
2.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于 ( )
A.绿色植物 B.吃植物的动物 C.空气和土壤 D.阳光
3.在生态系统中能够作为分解者的一组生物是 ( )
A.细菌和蚯蚓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真菌和单细胞动物 D.病毒和低等动物
4.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 )
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
C.自己不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D.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
5.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以没有 ( )
A.绿色植物 B.草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土壤
6.哪一类生态系统不完全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 )
A.农田生态系统 B.鱼塘生态系统 C.河流生态系统 D.雪山生态系统
7.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 )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 )
A.虽然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过程,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B.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
C.先有物质循环,然后才有能量流动
D.由于有了能量的流动,所以才有了物质循环
9.在一片稻田中,人们总是让能量流向 ( )
A.稻子 B.所有植物 C.所有生物 D.人类
10.图23—1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11、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 〕
上一篇:河南省消防条例修订讲解
下一篇:2011桥梁检测员考试试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