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论文(2)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不理解,不会运用,那么识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就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吗?识字教学中,教师更应培养学生生活识字的能力,识字是为了生活中应用。会用是最终的目的。
4、识字教学“识”“写”分离。当前的识字教学,尤其是识字公开教学,很多老师总是把写字这个环节安排为随即环节,课堂上有时间就写几个,没有时间就课外再写,其实,学生当堂写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光说不写或过后再写容易形成字形消化不良,无法真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课标》里强调:每节课学生至少动笔写字10分钟,又有几个老师能重视而且做到呢?
五、有效解决策略
针对小学教师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以改变这种状况,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不能墨守成规,要锐意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力争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与写作。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策略:
我们学校属于城乡结合部,生源都是学校附近,周边的农村子女,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外来打工子女,整体看学生,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基础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他们视野狭小,阅历尚浅,更多有的是农村孩子的淳朴,天真。再来看我们的家长,有文化的少,能辅导孩子学习的少,管孩子的少,他们更多把精力放在了养家糊口上,甚至可以说对孩子的学习,他们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意识也很薄弱,等等这些现状摆在我们农村教师的面前,孩子未来日后的学习,教育,我们怎么办?我们该何去何从?这是不是无形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教育教学上的困难和压力?显然这些问题出现了,我们教师就有责任将问题最小化,尽自己的所能将每个孩子管好,教育好,培养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现在教学一年级,正是起步阶段,也是小学中最重要的阶段。教学一个学期,我更加深深体会到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他们真不管不问哪!
(一)激发识字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引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以便产生识字的愿望。
1、导语激趣。如教《荷叶圆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导语激趣:你们喜欢荷花吗?那你观察过荷叶么?那荷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并充满了期待,教师轻松地将学生引入课文。
2、图文结合,直观形象。采用多媒体、图片、挂图进行引入,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儿歌、谜语引入。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充满睿智的谜语能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识字学习中去。
4、故事引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将学生很快地引入到角色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教给识字方法,让学生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