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5-04-26
时间:2025-04-26
第2007年第11期(总第296期)
(2007)11-0085-02[文章编号]1009-6043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1,2007
TotalNo.296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王
(哈尔滨商业大学
力
黑龙江
哈尔滨
MBA教育中心,15002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加工贸易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劳动就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加工贸易;就业;国际收支[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B
贸易企业的技术有很大进步,因而推动了产业的升级。我国从事的加工贸易活动,大多属劳动密集的产品,核心技术仍然依赖于从外部引进。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国内制造业基础的不断完善,这一情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加工贸易企业通过不断引进新的设备与技术,其产业结构正在向上游推进,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建立研发机构。
一、加工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推动作用
(一)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1990-2005年,进口总额从200.2亿美元增加到6601.2
亿美元,出口总额从181.2亿美元增长到7620.0亿美元。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对外贸易额已在全球贸易中排名第3位,成为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具有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我国对外贸易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
自1990-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4%,加工贸易进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4.1%,其他贸易方式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9.6%,其他贸易方式进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0.3%。加工贸易年均出口增长率与进口增长率分别比其他贸易方式高出19.8和13.8个百分点。由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制成品出口基地。
二、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技术溢出作用
技术溢出是加工贸易对当地企业的技术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等带来的对当地产业技术进步的综合外部刺激与推动,称收益。对当地竞争企业技术创新的示范、
为平行溢出;对当地上下游关联企业技术进步的示范、援助与带动,称为垂直溢出。由于加工贸易可以带动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在通常情况下,技术溢出效应与加工贸易所联动的当地产业链条的长短成正比。
(二)促进了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与升级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大,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以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
1.产品的扩散与竞争。加工贸易企业是以国际市场
为主的,但不少企业同时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这些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市场需求,同时也为国内市场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
1993年,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62亿美元,占当
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36.6%;1999年,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额为528.5亿美元,是1993年的3.6倍;
2.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加工贸易企
业的国内采购率逐年提高。不少加工贸易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国内配套的质量,有的企业按照自己的技术规范对国内上游产品生产企业提出了要求,有的派出技术人员对上游企业的生产加以指导。加工贸易企业在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采购过程中,不仅扩大了国内生产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更重要的是,在订货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加强了其及时交货等市场观念,提高了国内企业的整体素质。
加工贸易企业是比较重视员工培训的,3.人员培训。
2000年1-6月,我国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达351.6亿
美元,相当于1993年全年的2.2倍,占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值625亿美元的56.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见,加工贸易的发展,大大改善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
由于加工贸易企业是以面向国际市场为主的,因此,在国际竞争压力的推动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以保持其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加工
[收稿日期]2007-10-22
[作者简介]王力(1971-),哈尔滨商业大学MBA教育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85-
商业经济第2007年第11期SHANGYEJINGJINo11,2007
既有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有技术人员的培训,还有对普通劳动工人的管理与操作培训。因此,通过培训以及员工在工作实践中的锻炼,员工的素质大大提高。此外,工作实践本身也会给员工在技术与管理方面带来新的知识与观念,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在生产管理上采 …… 此处隐藏:458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美标无缝钢管壁厚等级
下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人物访谈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