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县火源管控体系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火源管控”
立体跟踪网络体系
为了更有效跟直接的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构建生态林区,创建兴安旅游名镇,我县(局)在不断总结历年来的防火工作经验和探索新的防控火源管理方法的同时,借鉴其他县区局的先进防火工作经验和理念,2010年建立了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火险管控”立体跟踪网络体系。
火险管控立体跟踪网络体系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更有效的控制火源、跟踪火源杜绝人为火灾的发生,及时发现天然火并采取应急联动措施及时处置,做到有火不成灾。为了不断完善我们的防控火源体系,深挖我们在防控火源管理中存在的死角死面和薄弱环节,我县(局)广部声、影、牌、幅、旗、员覆盖整个施业区,做到整个施业区内有人的地方就有防控人员和防火宣管员、有防火宣传的声音,有路的地方就有看、管、巡人员、有防火宣传牌、宣传条幅、宣传彩旗,每天重要时段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播放防火宣传片和防火知识讲座。细化火源管控立体跟踪网络上的每个环节每个节点上每个人的责任。不断完善合落实我们的“六到”和“八跟踪”火险管控立体跟踪网络体系。
六到
到片:包片领导导每天下片检查督促防火工作
到面:施业区一把手包面,分解落实,责任区内实行分片、分段、分线承护、承责。
到段:施业区内居民区、主干线分段,承护、承责。
到线:施业区内支岔线全部封死,全部由人看、管、巡。
到人:施业区内居民区、干线、岔线、墓地、农牧作业区域、路口落实到具体人员。重要地段全天候看管。
到责:防火期内所有的工作实行责任制,细分、细化到每个环节每个节点上每个人每个时段的责任。
八个跟踪
跟踪重大建设项目:在确保防火安全的前提下保证重大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每个建设项目部经理都作为防火管控责任人。项目建设在那个施业区内,那个施业区就与该项目部结成防控联动责任体系。项目建设工地每个工人都是扑火队员,每个星期进行一次防火知识培训。
跟踪旅游团队到旅游景区:来我县局内的旅游公司在接团时在于县防指实施对接,并将旅游路线和要去的景点报县防指和所在施业区的防控联络员,作为重点实施重点跟踪监控。旅游公司的导游是防火义务宣管员,再向游客介绍漠河旅游景点的时候也要宣传防火。要让游客在漠河玩的开心、快乐的同时深知“身在林区防火第一”。
跟踪野外作业点:防火期内必要的野外作业点在严格落实“一盒火”制度和“十有”规定的同时跟班作业人员要每天给作业人员讲解防控火源知识并每天向所在施业区分指汇报当日防控火源情况,以便查找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及时整改。
跟踪“五种人”:防火期内乡镇、场、村屯“五种人”落实具体
看护、监护人,落实责任,重点监控。
跟踪入山车辆、人员到终端:各检查站、管护站、各路口看护人员、干线巡护人员、支岔线巡护人员对经过本责任区内的入山车辆、人员实施实名登记,查看防火证、灭火器、防火罩是否齐全,落实入山事由查看其是否有携带火种入山人员,并全程跟踪后将报表填写后报县防指。(起点登记中途查,送到终端不放松)
跟踪农牧作业人员:防火期内乡镇、场、村屯农牧作业人员都由本责任区进行防火知识宣传教育,高火险期内入山进行农牧作业要实施编组入山相互监督,并有专门的防火人员现场监控。
跟踪上坟烧纸人员和加强对墓地的管理:防火期内乡镇、场、村屯在祭祀节日时对墓地进行全天候管控。
跟踪实时气象和重点火险区域:县防指有专业的气象人员全天候于气象部门联系,一旦雷电现象进行实时跟踪。重点火险区域驻兵全天候保持临战状态。
总结这些经验我们发现管住人就是管住火源,管住火源就不发生人为灾。县防指总揽指挥监督全局森林防火工作,各个分指、检、看、管、巡、控、宣人员具体负责,形成全县火源管理网状化,跟踪信息共享,采取领导具体包面、干部具体包段、工人具体包线、跟踪人员具体包人到点,细化节点、细化时段、重点跟踪、全程承责。每个点、每个段、每条线上的每个人就是相互联动相互承责的。
上一篇:第一章 采煤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