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第五组(教案)语文园地五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语文园地五
第一课时宽带网
学习目标
根据需要围绕专题搜集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提高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尝试上网
教学方法: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指名读“宽带网”下面的话,说一说本次搜集资料的范围、要求: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感受这些“世界遗产”的魅力。
二、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近一段时间,你是采用什么办法搜集资料的?遇到了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如:
留心书报中散见的资料,随时发现,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有关的旅游类书籍、杂志、碟片;
在语文教材和古诗读本中查找相关诗词;
登录相关网站,如直接输入关键词“世界遗产在中国”;(有条件的可让学生当堂搜寻并展示);调查访问游览过的亲朋好友,看门票、游览手册、照片;
从中学、小学各科教材中查找;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可从《中国电视报》中关注相关预告;
2.资料展示会:展示一下你已经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a.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资料本,分类收藏。
b.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搜集与整理资料。
c.要纠正一些不当做法,如完全由家长代劳,只搜集不阅读的“假性占有”。资料过于深奥、乱剪书报等。
4.全班的决议:
第1页共6页
按照个人提出建议全班形成决议的方式,决定展示交流的形式、时间、评比表彰办法等。如可在一定范围内(班上或校内、社区内)让学生自主举办“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展”等。
三、课后实践
学生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口语交际”“习作”和专题展示活动做准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以“保护文物”为话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
师生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长城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已被世界古遗址基金会列入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
教师大屏幕快速显示长城被毁的骇人听闻的事例(见《长城如父》,作者董耀会)
也可出示教材中关于长城被毁坏的报道。
2.当你得知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有什么想法呢?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四至六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一入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入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
第2页共6页
保护。
三、创设情境,模拟交际
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师生、生生自主选择进行模拟口语交际,如:
1.劝说游人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
2.向村民宣传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3.向有关领导汇报少先队员的建议。
4.即兴演讲:“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在模拟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些,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四课时习作
学习目标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师生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习作”的需要
1.创设情境: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邀请咱们班全体同学担任导游,我们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小导游,大家愿意吗?
2.揭示要求;要当好导游,首先要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传说,明确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然后写出导游词,熟悉导游词。今天,我们就来学写导游词,让这批外国游客大开眼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国的“世界遗产”。
第3页共6页
二、交流资料,确定“习作”的内容
1.师生交流,随机点拨:你想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指名说一说自己确定的最有特色的内容。
3.各人自主说一说,相互说一说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习作”的写法
教师出示或朗读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导游词,再默读教材中“习作”下面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习作,完成“习作”的内容
五、模拟讲解,展示“习作”的成果
下一篇:微型无人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