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2010年高考全国卷II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人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实战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12分)
根据材料二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12分)
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3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经南市镇的特点和兴起背景,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近代中英城市发展的差异及原因。属于中等难度题。
第一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概况归纳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江南市镇的特点:工商活动为主,范围广,密集分布,联系农村等。分析背景时,要注意从农副业,手工业,区域分工等方面去考虑。
第二问,也是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概况归纳材料的能力,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比较容易。其他几点,要结合所学知识,并进行文字整理,才能答出,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影响对学生来讲也有一定的难度。考查学生的能力。要认真回忆平时的知识积累。
第三问,考查学生进行中外历史的比较能力,回答时要注意比较的角度。对学生来讲能力要求较高。
【答案】(1)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商业活动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
(2)特点:主要集中中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
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3)中国:列强经济的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
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
上一篇:2015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下一篇:第二篇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