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四章2黄疸【精品PPT】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黄疸,中医,PPT
黄 疸中医内科教研室
黄疸,中医,PPT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黄疸的证候特征、源流及研究进 展。 2.熟悉黄疸的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 诊断及治疗原则。 3.掌握黄疸的临床证候特征,各个证型 的辨证论治。
黄疸,中医,PPT
定义--症状特点1、 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其证候特征,其中尤 以白睛发黄最为突出。 2、 发黄的程度、明亮度、病程,可反映邪正之 盛衰。 3、 三黄特征 (1)阳黄:黄色鲜明如橘,伴发热、口渴、苔腻。 (2)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伴神疲、畏寒、苔白腻 (3)急黄:黄疸急重,其色如金,伴高热烦渴,神昏 谵语,衄血尿血发斑。
黄疸,中医,PPT
目黄
黄疸,中医,PPT
第一部分:概述
源流一、《内经》首先提出了黄疸病名并阐述 其临床特征病因病机。《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 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灵枢· 论疾诊尺》:“身痛色微黄,齿 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黄疸,中医,PPT
源流
第一部分:概述
二、《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对黄疸 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大法作了详细的论述 《伤寒论》 将黄疸的病因归结为 湿热、寒湿、瘀血、火邪四个方面,尤 其强调湿热与寒湿的重要性; 《金匮要略》 强调“黄家所得, 从湿得之”的病因学,提出了“但利其 小便”、“当以汗解之”、“当下之”、 “于寒湿中求之”等治疗原则。
黄疸,中医,PPT
源流三、《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分:概述
在黄疸阴阳属性的分类上,首先引入
“阴黄”这一概念,并创立了“急黄”四、《丹溪心法》
强调黄疸都是湿热为患,不必分五种
黄疸,中医,PPT
源流五、《景岳全书》创立了“胆黄”之说 胆液泄,故为此证。”
第一部分:概述
《景岳全书· 杂证谟· 黄疸》说“盖胆伤则胆气败,而
六、《瘟疫论》及《沈氏尊生书》提出“瘟黄”的概念《沈氏尊生书· 黄疸》篇中说“又有天行疫疠,以致
发黄者,俗称为瘟黄,杀人最急。”
黄疸,中医,PPT
西医学范围按黄疸发生的机理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第一部分:概述
黄疸,中医,PPT
西医学范围根据黄疸发生的部位
第一部分:概述
肝前性黄疸(溶血性和非溶血性) 肝性黄疸(肝细胞性和肝内瘀胆性) 肝后性黄疸(肝外梗阻)
黄疸,中医,PPT
病因病机1.时邪疫毒,熏蒸肝胆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黄疸,中医,PPT
病因病机2.酒食伤脾,化生湿热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嗜食寒凉,苦寒之药,损伤脾阳 脾阳素虚
湿从寒化,胆汁 浸渍于肌肤
黄疸,中医,PPT
病因病机3.积聚内阻,胆汁失泄 积聚日久不消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胆汁失于常道外溢
黄疸
瘀血砂石阻滞
黄疸,中医,PPT
病因病机4.化源不足,血不荣色肝失所养 素体脾胃虚弱 肾精不充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气血亏损黄疸
胆汁
外溢
疏泄失职
黄疸,中医,PPT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病机小结:1.主要病邪:湿邪2.基本病机: ①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
②化源不足,血败不华.3.发黄的病理关键:湿蒸热郁
4.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肝胆和脾胃5.黄疸的病理演变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
黄疸,中医,PPT
第二部分:病因病机
病机小结:病机的演变: 疫毒之邪 湿从热化 湿从寒化 血败不华 急黄 阳黄 阴黄 虚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