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着力”不断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水平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25-05-13
时间:2025-05-13
强化“三着力”
不断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水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三着力”(即:着力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述能力和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着力培养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为此,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示范的倾听。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用心听学生的发言,为学生做个榜样。其次,随意指名某个学生重复刚才发言的同学所说的话,从各个方面检验学生是否倾听。对于那些能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让学生有同伴榜样可以效仿。
2、思考的倾听。倾听不仅是听老师,还包括听同学的发言。要引导同学判断同学发言的正误、吸纳合理的对自己的想法有促进的内容、对那些不合理的自己存有不同意见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强化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提问其他的学生:“你同意刚才发言同学
的看法吗?为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等等,使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还能从他的同伴那里获取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更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着力培养表述能力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表述、交流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操作活动和思维过程,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
1、表述算理。不论是算理还是法则,只有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才能知道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而让学生口述算理和法则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如教学112+87,不仅要使学生正确地计算出结果,还可以让学生口述“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记得相同数位要对齐,以及要从个位加起”的大意。
2、看图说题意。数学来自生活且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观察直观图,说出图中已知有哪些条件,相应的可以提出怎样的问题,既能让学生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口述的条件和问题的呈现顺序也体现了其对信息结构化的能力,比较符合生活数学的情境。这种训练,既强化了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析的方法,为分析复合应用题打下较好的基础。
3.描述自己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在“做”中“学”,
能描述自己活动的过程、说出自己的发现、对自己的经历感受进行总结。如在教学“认识乘法”的时候,让学生根据“5和3相加”与“5个3相加”摆小棒,学生在摆一摆、看一看的活动中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区别与联系,启发学生对摆小棒的活动进行总结,促进学生从特殊的个案向一般规律的迁移,体会到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三、着力培养阅读能力
教材的例题编写和之后“试一试”、“想想做做”的编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及课外读物,抓住学习重点,拓宽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阅读课本,做好预习和复习。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讲课之前做好预习,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上寻找答案,在讲课之后重新阅读课本,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在教学三位数加减的时候,课本在练习中出示了6道题很具有典型性,如:“670-600,670-60,730+500,730-500,1800+200,1800-200”,学生对这6题如果能表述其算法、正确算出得数,那么这部分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接下来再进行相应的训练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课外阅读拓展知识激发兴趣。我利用课外作业的机
会,鼓励学生超越课本,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广泛地阅读课外有关数学知识的书本,做摘录笔记,以拓展知识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