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试卷答案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备考重点
相关习题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的含义
识记: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解释。
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政治根源的是经济;政治的实际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的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的定义;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主义判断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应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政治现象。
1. 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它产生于人与人之间
的利害冲突。
2. 政治现象的基本内容就是围绕争夺和掌握国家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活动。 3. 政治的利益性决定了政治学不可能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规律进行简单归纳的
实证科学,而是一种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4.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家认为:政治主要是指国家的活动。
5. 我国古代的政治:主要是指统治的意思,主要讲治国之道。
6. 对政治这个概念的解释,主要有两大类观点:一类是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
方政治学者的解释;另一类是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主要有五种观点:一是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纳为伦理道德;认为只有通过有道德和智慧的政治领袖来进行统治,才能实现理想的政治目的。二是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把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三是把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认为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政治就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四是把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五是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的活动。(简记:道德 法律 权术 公事 政策)
7. 孙中山主张,政治就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解释: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
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9.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第一,政治根源的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
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问题的中心是国家。第四,政治的活动是科学,是艺术。(简记:源于经济 实为阶级 核心权力 活动科艺) 10.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永恒存在的。
11.马克思主义判断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在阶级社会里,凡是阶级关系、阶级斗
争以及与此有联系的关系都属于政治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凡是通过政权所要解决的具有全局性的问题都属于政治现象。
12.政权和全局性是衡量人民内部关系是否属于政治现象的标准。
13.政权是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14.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15.当代中国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政治的本质内容不是阶级斗争,而是政治制
度本身的现代化、民主化。
16.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政治现象:涉及政权问题或
全局问题的就是政治现象,如人口问题的解决。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领会: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应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重点。
1. 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2. 具体的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
治文化、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简记:关制思文行)
3. 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重点:第一,政治权力是政治的
核心;第二,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
政治学研究的范围
识记:政治学研究的范围,六个领域。
领会:划分政治学研究范围的标准和意义。
1. 政治学研究的范围:一是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它是政治学的基础和核心。二是中国政治。三是比较政治。四是公共政策。五是行政管理。六是国际政治。 (简记:中国 基础 比较 国际 行管 政策)
2. 划分政治学研究范围的标准和意义:一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二是
坚持以国家政权为研究的中心;三是各门学科有各自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识记: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
领会: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
应用: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1. 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主要有: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
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等。
2.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任何阶级或学派的政治理论,都必须以某种哲学上的价值观念作
为自己的合理性基础。
下一篇:建设工程承发包安全管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