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课件 北师大版
时间:2025-05-12
时间:2025-05-12
第 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曲折探 索的过程,掌握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 出现的失误、教训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等主 要内容。 2.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 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预习检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何时确立?标志是什么?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进 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于年轻的 新中国来说,如何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以借鉴, 只能在探索中前行。
导入新课 从下面漫画导入新课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合作探究
一、中共“八大”:1956年1、主要内容
北京
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 2、历史意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 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 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
思考:1.“大跃进”是怎么回事? 人民公社化又是怎么回事? 2.主要标志是什么? 3.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4.造成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评价: ⑴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 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客观实际 不一定能实现。
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有300万吨钢无法使用,毁 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 失调。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炼 钢 指 标
9000万吨
535 万吨
1070 万吨
3000 万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1958年7月份,各媒体先后刊登湖北省长风 农业生产合作社,早稻亩产15361斤,放了 一个大“卫星”。随即农业部公布夏粮产量 同比增长69 %,总产量比美国还多出40亿 斤。亩产万斤粮的消息见报后,在社会上引 起了很大的轰动。 1958年10月1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 的东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12万斤,
并称在田间的稻谷上可以坐人,让群众参观。 到了10月8日和10日两天,《天津日报》又 分别报道天津市双林农场“试验田”,亩产 稻谷126339斤的特大消息,一时轰动全国, 可称得起亩产之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