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106—3)
一、招生对象和学制 (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学制
三年
二、职业与岗位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设备及制造行业,从事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工艺制定、编程、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就业岗位
车间工艺员、编程操机员、CAM编程员和设备维护员
三、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能力目标、
能识读及绘制中等复杂零部件图纸; 能编制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
能操作1~2种普通机床如普通车床、普通铣床等;
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中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等其中一种设备;
能识读常用电气图纸及会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
会对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维护、调试和检测; 能手工编制一般数控加工程序;
能对企业中常用的CAD/CAM软件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并绘制各种机加工零件图、装配图及产品的三维视图;
能应用CAD/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 会初步阅读与理解本专业外语文献。 知识目标、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设计、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
熟悉PLC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电气工程基础知识;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的基本知识; 熟悉数控原理及数控加工工作过程;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掌握CAD/CAM技术在数控加工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网络技术及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 了解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
了解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及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素质目标
具备从事机床数控方面、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工作的基本业务素质 具有不断了解数控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的意识; 具有诚信品质;
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线岗位适应能力 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组织实施能力; 具备基本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 有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具有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 具备节能环保意识。
五、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及等级
(1)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
(2)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证书; (3)数控车床操作中级工资格证书; 六、核心课程设置与应修读课程
(一)核心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训教学要求)
(二)应修读课程或应修学分 七、各类课程学时分配与教学进程 (一)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
实践环节教学 单位: 周
(二)教学进程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数控专业课程和教学时间计划表
课程 类别
序 课程 号 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时
理 论 学 时 36
实 践 学 时
考 核 形 式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一学年 一
二
二学年 三 四
三学年 五 六
1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 3 36
36
2
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3
28
28
28
3 4 56
职业生涯规划与 就业指导 体育 1 28
28 9284
2836 28 28
6
92
计算机文化基础
4
84
84
哲学 互换性与测量技 术 机械制图及 CAD PLC
2
28
28 56 20 0 42 84 90 84 56 84 56 78 13 4 84 84 1205
28
1 2 3 4 5 行 业 基 本 能 力 课 6
2 6 2 4 2 4 2 5 4 4 2 2 7 2
56 200 84 84 90 84 56 84 56 78 134 84 84 120
56 144 56 84 96 90 84 56 84 56 78 78 84 84 4 周 56
42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试 考 查
车工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必 修 7 课 程 8 910
MasterCAM 金属材料与热处 理 数控车床编程、 操 作与实训 数控加工工艺学
铣工工艺学
11
电工学
12
机械知识 数控加工中心编 程、操作与实训 车工实习
13
岗 位
必 1 修
专 项 能 力 课
课 2 程 3 4 5 6
数控车床实习
4 2 4 2 16 96
120 30 120 120 240 2346 14 54
120 30 120 120 420 972
考 查 考 查 考 查 考 查 考 查
4 周 1 周 4 周 4 周 240
铣工实习
加工中心实习 高级车工强化训 练 顶岗实习
合计 周学时 课程门数 考试门数
24 19 19 6 6
26 7 7
24 6 6
26 5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