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电影 观后感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2011年10月18日下午,正值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我们怀着对那一个世纪前发生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历史时刻的崇敬,观看了几年辛亥革命百年的民族历史影片——《辛亥革命》。 100年前的满清政府,用皇族的傲慢掩饰自私懦弱,为保江山,对外忍让奉承,对内进行种种惨酷的压迫,官吏肆意搜刮民财,各国在中国领土上蛮横霸道,对中国的能源、经济、文化进行侵略,水深火热的同胞们无以聊生,国之不国,人民已有千年养成的奴性,有识之士官不惧牺牲生命希望改变中国现状。
英雄造时势,1907年7月15日凌晨,年仅32岁的秋瑾就义,写下绝命词: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拜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希望改变中国命运的英雄们用热血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1911年4月2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首义前后的历史画卷。孙中山先生发动的革命前后有十一次,公元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此役不仅为中国政局开创新里程碑,也替中华民族翻开新页。中国近现代历史最感人之处,革命者并不全是迫不得已逼上梁山者,很多富裕家庭、包括旧体制家庭的年轻人,甘愿抛弃优越物质生活,投身到民主革命中,正是这先知先觉的中华脊梁,看到中国腐败落后,民不聊生的真正原因,满清政府已经不可能给中国人生活的尊严。中国人民要摆脱被歧视、差别化的命运,只有改变为受人民群众监管的国体,强大经济,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这一条路。
整场电影用宏大的历史场面,将一百年前的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革命者的激情,封建者的腐败,伟人的谋略,叛徒的奸诈。然而真正留给我们最深印象的恰是面对民族危亡,国家存败那一刻,每一个爱国者的赤诚之心和对自由民主法制的无畏追求。任何忽略人民感受、愚弄人民思想、限制文化自由传播的朝代必将走向灭亡,一个专制的体制,不管有多大的权力,行动力多么强大,缺乏人民的支持和监管,都注定沉淀人民的积怨,自取灭亡。《辛亥革命》不是普通的兵变、暴乱或改朝换代,他更重的是给人民注入了新的思想:民族、民权、民生,还有法制思想,被封建压迫了五千年的中国人终于在漫长黑暗过后看见了黎明中的第一缕曙光,第一次听说宪法,听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一刻的惊喜和难言恐怕是现代我们这些享受着民主法制和人权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一百年过去了,人们已经很难回到那种动荡,危险,没有民族自尊的遥远年代,但是即便如此,辛亥革命的枪声依然历历在目,回荡于耳。一百年的国父孙先生和他的战友用鲜血和生命告诉了后人,什么才是追求民主进步和法制的代价与精神。而作为法律专业的我,在看完这部历史纪录片,在瞻仰完伟人的丰功伟绩之后,不免汗颜。我们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正是继承了孙先生法制思想的衣钵,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宪法正是在孙先生的辛亥革命时由革命人书写而成,孙先生和他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的法制开创了先河,他们的功绩彪炳千古。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的我,深知还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心志,懂得团队配合、精诚团结的真谛,富有辛亥革命推陈出新的胆识,学会创新,努力前行,接过孙中山先生的旗帜,将法制思想和法律精神在自己的手上传播下去。同时我也清楚,即便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的法律建设仍然有许多的缺失和待完善的地方,需要像我们这样的法律人去完善去充实,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不断学习,专研专业,才能最终不负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
下一篇: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