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地理必修班学案: 2.2.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鲁教版必修三)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第2.2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1课时)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重点、难点)
2.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又不对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由 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组成的一个 系统。
知识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 。
时间上的公平,又称“ ”,含义
是 。
空间上的公平,又称“ ”, 含义
是 。
(2)财富的分配也要公平合理:把 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2.持续性原则
(1)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资源 B.人口 C.环境 D.城市化
(2)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和发展在不超越资源
与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效益、效益的相互协调。
【合作探究】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探讨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
哪些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堂反馈】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指 ( )
A.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工业、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1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 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与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经济属性 C.社会属性 D.环境属性
3.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思想中蕴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③天人合一 ④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个人行为方式是( )
①自带篮子或布袋购物 ②购买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
③拒绝使用任何一次性商品 ④处处以车代步,提高工作节奏和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 )
A.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下列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营造上海外环线绿化带 ②不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③鼓励使用塑料袋 ④建立现代化农业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能够促使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实践的社会行动是( )
A.大量使用聚乙烯塑料饭盒 B.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C.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D.不使用非可再生资源
8.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9.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开环境也行。 ( )
10.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从环境中吸取物质和能量。 ( )
11.环境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代谢产物的能力是有限的。 ( )
12.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