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交通理念与途径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警钟响起
媒体披露南京五年来已发生了10多次“50年一遇” 气象灾害事件,仅2009年就发生了8次! 创纪录的灾害天气发生频率日趋加速,让人们意 识到“节能减排”不能再停留在政治宣言或口号 上,必须切切实实、刻不容缓地采取行动了。 “节能减排”作为国家战略,是建设“两型”社 会的核心战略,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老百姓 生活各个领域,其中交通运输应担当首要责任。
目前,全球汽车消耗的石油已占石油消耗总量的1/3。 美国是轮子上的国家,其能源消耗约占世界能源消 耗的1/4以上,而以汽车耗能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能耗 占美国总能耗的70%。 新世纪以来,我国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呈现爆发 式增长态势。北京机动车保有量今年突破400万,上 海、广州均突破200万,深证、南京、成都等城市也 纷纷突破百万大关。而在1990年代初,北京、上海 等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才不过20万辆左右,南京、成 都等城市不过几万辆。 据统计分析,城市大气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污染贡 献率达20%-50%。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氮氧化合物的贡 献率高达60%-70%,对CO的贡献率达30%-50%,对铅 污染贡献率高达80%,足见交通污染是大气污染、全 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
任重道远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但要完成这样的承诺,任务绝不轻松。 第一,我国已挤身汽车年产量和年销售量双超千万辆的汽车大国“俱乐部”之列,而且这个俱 乐部里只有美国、中国两个成员。 第二,我国汽车千人拥有量还仅有50辆左右,而欧洲、日本达400-500,美国高达750。我国 汽车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的确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高增长之中。 第三,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明确出台任何对汽车消费的限制调控政策措施,为支持经济增 长和应对金融危机,倒是出台了一些对汽车购买消费鼓励性的政策,预计今年汽车增长率将进 一步拉升。
第四,中国城市公交发展不理想,服务水平低,还难于担当小汽车出行的替代方式。特大城市 公交分担率不超过30%,大城市公交分担率不超过20%,而东京、伦敦、香港等高达4060%。由此可见,要落实和实现中国的减排承诺,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该当首责,此言无虚也。
概念内涵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低碳交通是人类低碳发展导向下在交通运输领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一种交通发展新理念。 低碳交通是以减少无效低效出行、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污染排放为目 的,逐渐形成高效率、高品质、高适应,低能耗、低污染、低排
放的
一种交通发展新模式。低碳交通(LT)=减量交通(RT)+绿色交通(GT)
途径策略 减量交通 Reducing Transportation减少出行产生——通过家庭办公、网络办公、物流技术等手段,减少客货出行 减少出行行程——通过土地混合利用、集约开发等途径,降低长距离出行和机动 化出行。
绿色交通 Green Transportation公交优先——提供高品质公交系统,吸引中长距离出行采用公共交通方式 慢行友好——创造优良的慢行系统,鼓励短程出行采用步行和自行车方式 需求管理——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减少小汽车依赖
清洁能源——推广轨道交通、有轨电车、电动自行车、混合动力汽车、天燃气汽车节能减排——鼓励高标小排量车发展、提高汽车排放标准(欧4国4)
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g/person-km)
150 120 90 60 30 0 Normal BRT Bus Rail Taxi Bike Car Other
从传统的战略到系统性战略更多的道路更多的车道 智能交通 公交 自行车 步行 多模式的组合 交通管理
更多的道路
高效率
用户的视觉及出行的舒适性 城市的景观设计 交通方式的可选性 安全 土地的使用 道路网络 价格体系 在家工作 网络经济
传统的方法
更多的机动车
缓解而不是解决 可持续的改善措施
改变城市规划原则 改变投资政策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
交通发展愿景 构建畅达、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大都会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发展目标 枢纽都市:构建陆港、空港、水港、信息港“四港”合一,轨道主导、模式多 元、 层次清晰的综合型枢纽都市,支撑城市地位提升、城市规模扩大。 公交都市:构建国铁、城轨、地面公交等多级公交网络合一,高效率、高品 质、高适应性的一体化公交都市,引领城市布局、交通结构优化。 畅达都市:构建以“2133、3155”为畅达目标、高机动性与高可达性的畅达都市, 适应排堵保畅、节能减排、公平和谐的发展要求。
规划目标控制指标目标30%(远景); 构建以“两环两横十四射”为主骨架的市域公路网,公路网密度达到1.2 km/km2,支撑南京都市圈的拓展和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主要规划指标要求 建设“一环十五线”的综合铁路枢纽,构建区域与都市圈多样化的铁路客运体系,提升铁路运输比例,对外铁路客运比例达到
枢纽都市
; 建设现代化国际航空港,增加国际、国内航线与航班,增加国际直达航线; 建立综合一体化衔接的对外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构建 “四港合一”综合枢纽城市; 南京与长三角主要大城市3小时内通达,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达,市域所有中心村到达国、省干线公路网 …… 此处隐藏:265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