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各地高考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很全很详细)第4章 第1节 三角函数的概念、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最新各地高考题,模拟题的分类汇编,很全很详细,很实用,很好用,针对2011年高考。
第4章 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
第1节 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和诱导公式
第1部分 六年高考荟萃
2010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0浙江理)(9)设函数零点的是 (A)
存在f(x) 4sin(2x 1) x,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x)不.
4, 2 (B) 2,0 (C) 0,2 (D) 2,4
f x 的零点转化为函数g x 4sin 2x 1 与h x x的交点,数形结合可知答
答案 A 解析:将
案选A,本题主要考察了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和函数与方程的相关知识点,突出了对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考察,对能力要求较高,属较难题 2.(2010浙江理)(4)设0<x<
2
,则“xsin
2
1”的 x<1”是“xsinx<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因为0<x<
π22
,所以sinx<1,故xsinx<xsinx,结合xsinx与xsinx的取值范围2
相同,可知答案选B,本题主要考察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以及转化思想和处理不等关系的能力,属中档题 3.(2010全国卷2文)(3)已知sin
2
,则cos(x 2 ) 3
(A
)11(B) (C)(D
)
9933
【解析】B:本题考查了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 SINA=2/3,
cos( 2 ) cos2 (1 2sin2 )
∴
1
9
4.(2010福建文)2.计算1 2sin22.5的结果等于( )
最新各地高考题,模拟题的分类汇编,很全很详细,很实用,很好用,针对2011年高考。
A.
1
2
B
.
2
C
.
3
D
.
2
【答案】B
【解析】原式
=cos45 =
,故选B. 2
【命题意图】本题三角变换中的二倍角公式,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5.(2010全国卷1文) (1)cos300
(A)11 (C)
22
【答案】 C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特殊三角函数值等三角函数知识 【解析】cos300 cos 360 60 cos60
1
2
6.(2010全国卷1理)(2)记cos( 80 ) k,那么tan100
A. B. -
kk
二、填空题
tan( 1.(2010全国卷2理)(13)已知a是第二象限的角,
【答案】
4
2a) ,则a nta .
3
1 2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切的二倍角公式和解方程,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 【解析】由
442ta n4
2 得tan2a ,又tana,解得2
331 tan 3
11
tan 或ta n ,又2a是第二象限的角,所以tan .
22
tan( 2a)
2.(2010全国卷2文)(13)已知α是第二象限的角,tanα=1/2,则cosα=__________
最新各地高考题,模拟题的分类汇编,很全很详细,很实用,很好用,针对2011年高考。
5 :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 【解析】
tan
∵
1cos 2,∴5
3.(2010全国卷1文)(14)已知
为第二象限的角,
sina
3
,则5
tan2 24答案
7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值符号的判断、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角的正切公式,同时考查了基本运算能力及等价变换的解题技能. 【解析】因为 为第二象限的角,又sin 所tan(2 )
2tan 24
1 tan 7
34sin 3
, 所以cos ,tan ,55cos 4
3
,则5
4.(2010全国卷1理)(14)已知
为第三象限的角,
cos2
tan( 2 )
.
4
三、解答题
1.(2010上海文)19.(本题满分12分) 已知0 x
2
,化简:
x
lg(cosx tanx 1 2sin2) x )] lg(1 sin2x).
22
解析:原式 lg(sinx cosx) lg(cosx sinx) lg(sinx cosx) 0. 2.(2010全国卷2理)(17)(本小题满分10分)
2
ABC中,D为边BC上的一点,BD 33,sinB
53
,cos ADC ,求AD. 135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两角和差公式和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
最新各地高考题,模拟题的分类汇编,很全很详细,很实用,很好用,针对2011年高考。
由cos∠ADC=>0,知B<.
由已知得cosB=,sin∠ADC=.
从而 sin∠BAD=sin(∠ADC-B)=sin∠ADCcosB-cos∠ADCsinB==.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点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综合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这类题型难度比较低,一般出现在17或18题,属于送分题,估计以后这类题型仍会保留,不会有太大改变.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边角或将边角互化.
3.(2010全国卷2文)(17)(本小题满分10分)
ABC中,D为边BC上的一点,BD 33,sinB
53
,cos ADC ,求AD。 135
【解析】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基础知识。
由 ADC与 B的差求出 BAD,根据同角关系及差角公式求出 BAD的正弦,在三角形ABD中,由正弦定理可求得AD。
4.(2010四川理)(19)(本小题满分12分) 1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 (Ⅰ)○
:cos( ) cos cos sin sin ;
:sin( ) sin cos cos sin .
2由C 推导两角 …… 此处隐藏:698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