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目录
一、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重要地位………………………
(一)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
1.隐私权的概说
2.隐私权对个人的重要性
1.互联网的发展…………………………………………………………………………………………………………………………
……………………………
…………………………
………………………………………………………………………………(1)(1)(1)(2)(2)(2)(2)(3)(4)
(4)
(4)
(5)
(6)
(6)
(7)
(7)
(7)
(7)
(8)
(8)
(9)
(9)
(9)
(9)
(10)
(10)
(10)
(10)
(10)
(11)
(12)
(13)
(13)
(14)(二)网络时代下的个人隐私权…………………………………………………2.网络时代下个人隐私权的新特征3.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二、我国个人隐私权在网络中的现状1.个人的侵权行为2.黑客的侵权行为(一)侵犯我国网络个人隐私权的侵权形式……………………………………………………………………………………………………………………………………………………………………………………………………………………………………………………………………………3.网络经营者的侵权行为4.软硬件供应商的侵权行为5.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6.政府的侵权行为1.宪法对隐私权的规定…………………………………………………………………………………………………………………………………………………………………………………………………(二)我国网络隐私权立法的现状与缺陷2.民法及其解释对隐私权的规定3.刑法、诉讼法对隐私权的规定4.法规、规章对网络隐私权的规定(一)欧盟模式三、国外保护网络个人隐私权的模式…………………………………………………………………………………(二)美国模式…………………………………………………………(三)对两种模式的比较以及吸取经验……………………………四、完善我国网络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1.对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一)建立网络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系……………………………………………………………………………………………………………(1)在民法中明确隐私权的法律地位(2)制定相关的网络个人隐私权保护法(二)加强行业自律(三)完善网络技术保障体系注释…………………………………………………………………………………………………………(四)网络道德建设和网民自我保护…………………………………………………………………
论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的法律
保护
摘要:隐私权对于维护个人生活安宁和个人信息秘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时代下的个人隐私权,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技术性、开放性,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网络个人隐私权侵权案件,他人隐私持有者在互联网上发布、传播他人隐私,网民的个人隐私被盗取,而且侵权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为我国在保护网络个人隐私权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本文在对国外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模式做了比较分析后,围绕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保护的不足,提出了应当以法律保护为主,以行业自律、个人意识和提高科技等为辅的保护方式。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突出个人隐私权在网络时代中的重要地位;其次是阐述我国网络个人隐私权的现状,对网络环境下侵犯两种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叙述我国目前的立法状况;再次是对国外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模式做了比较研究,学习借鉴它们的优点;最后是对我国个人隐私权在互联网中法律保护提出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
一、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重要地位
(一)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
1.隐私权的概说
隐私一词源于英文Privacy,原意为“隐私、私密、独处、不受他人打扰”。“学术界一般认为,1890年法学家萨缪尔·D·沃沦和路易斯·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律评论》第4期上发表的《隐私权》(TheRighttoPrivacy)一文为严格意义上的隐私权概念的首次提出。他们把隐私权界定为“不受干扰的权利(therighttobea-lone)”。[1]隐私权问世一百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对它争论不已,对于隐私权的概念出现了众多学说。
(1)私人领域说
我国也有学者支持这样的观点,其认为,“隐私就是私生活,它相对于公共生活而言,是指与公众无关的纯属个人的私人事务,包括私人的生活、私人的活动空间以及有关私人的一切信息。”[2]此学说产生较早,19世界末由著名作家歌德钦(E.L.Godkin)提出。笔者认为,将隐私权界定为私人生活领域是正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私人事物都被认为是隐私,如姓名、肖像等。(2)私人秘密和私人信息说
此观点认为,隐私实际上是一种私人秘密和私人信息。隐私,又称生活秘密,是私人生活中不欲人知的信息。我国有些民法学者赞同这样的观点。而笔者认为,将隐私权仅仅定义为秘密有些许狭隘之说,毕竟包括私人生活的安宁、独处也应当被界定为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