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3.(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 D )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8.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C )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
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9.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
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 )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
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10.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
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B )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
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1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D )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
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
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1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
( C )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
络学习 D.动物学习
13.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
结果类型?( B )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
息 D.运动技能
14.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
( C )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
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15.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
了学习是( A )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
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D.信息加工过程
16.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
1
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B )
A.消退
B.泛化
C.获得
D.分化
17.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B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18.下面哪位心理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C )
A.马斯洛
B.韦纳
C.班杜拉
D.阿特金森
19.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一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C )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20.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B )
A.练习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近因律
21.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B )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贝尔
D.加涅
2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C )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B.有意义的发展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
23.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
学家是( A )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加
涅 D.桑代克
24.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
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B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
列学习 D.组合学习
25.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
基础上的教学称为(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