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2鲁科版选
时间:2025-05-10
时间:2025-05-10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2鲁科版选修4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离子反应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运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重点)
3.综合运用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分析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1)由于生成沉淀而不能共存:两种或两种离子相互反应,由难溶或微溶物质生成时,这些离子不能共存。
如:①Ba2+、Mg2+、Ca2+、Ag+等不能与CO32-、SO42-、PO43-等大量共存。②Mg2+、Fe2+、Fe3+、Al3+、Zn2+、Cu2+、Ag+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③Ag+不能与Cl-、Br-、I-大量共存④S2-不能与碱金属离子和NH4+以外的其他大多数金属离子共存。
(2)由于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如:CO32-、HCO3-、SO32-、HSO3-、S2-、HS-等易挥发的弱酸酸根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
(3)由于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OH-、CH3COO-、PO43-、H2PO4-、HPO42-、F-、ClO-、AlO2-、SiO32-、CN-、S2-、C17H35COO-、O-等与H+ 不能大量共存。又如:弱酸的酸式酸根HCO3-、HPO42-、H2PO4-、HS-、HSO3-及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
2.分析能否发生水解互促反应
两种水解性质相反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即能水解的阳离子和能水解的阴离子之间由于发生水解互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S2-SO32-
AlO2-AlO2-Fe3+
AlO2-
Al3+ HCO3-Fe3+HCO3-AlO2-Al3+NH4+
CO32-CO32-NH4+ SiO32-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2鲁科版选修4
HSO3-HSO3-
SO32-
AlO2-与HCO3-也不能大量共存。
向NaAlO2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过程可以理解为:
AlO2-+2H2O≒Al(OH)3+OH-HCO3-+ OH-= CO32-+ H2O
总式可表述为:AlO2-+ HCO3-+ H2O =Al(OH)3↓+ CO32-
3.分析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强还原性的离子和强氧化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无论溶液酸碱性如何,MnO4-、*Cr2O72-、ClO-与S2-、HS-、SO32-、I-和Fe2+不能大量共存;注MnO4-、*Cr2O72-、ClO-在酸性条件氧化性更强(*Cr2O72-一般不作要求)。
(3)S2-和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
2S2-+SO32-+6H+=3S↓+3H2O而不能共存。
①H+和S2O32-不能共存。
②要特别注意H++NO3-的组合,具有强氧化性。
4.分析能否发生络合反应:
由于两种离子在溶液中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Fe3+、Fe2+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O-不能大量共存。
5.注意题目中的附加条件,如“无色透明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pH=1的溶液”,“若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水电离的浓度是10-a(如25℃:10-a<10-7)”。另外,在审题时还应看清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或因“某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等。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
一、依据四原则
(1)客观事实原则
如2Fe + 6H+ ==== 2Fe3+ + 3H2↑,错在H+不能把Fe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Fe2+。应为:Fe + 2H+ ==== Fe2+ + H2↑。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2鲁科版选修4
(2)质量守恒原则
如Na + H2O====Na+ + OH- + H2↑,错在反应前后H原子的数目不等。应为:2Na + 2H2O ==== 2Na+ + 2OH- + H2↑。
(3)电荷守恒原则
如Fe3+ + Cu ==== Fe2+ + Cu2+,错在左右两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 + Cu ====2Fe2+ + Cu2+。
(4)定组成原则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 + SO42- + Ba2+ + OH- ==== BaSO4↓ + H2O,错在SO42-和H+,Ba2+和OH-未遵循1:2这一定组成。应为:2H+ + SO42-+ Ba2++ 2OH-====BaSO4↓+ 2H2O。
二、看拆分正误
(1)能拆分的物质
如Ca(HCO3)2 + 2H+ ====Ca2+ + 2CO2↑ + 2H2O,错在未将Ca(HCO3)2拆分成Ca2+和HCO3-。应为:HCO3- + H+ ====CO2↑ + H2O。
可见:能拆分的物质一般为强酸(如盐酸HCl)、强碱(如氢氧化钠NaOH)、和大多数可溶性盐(氯化钠NaCl)等强电解质
(2)不能拆分的物质
1.难溶物不拆
例l:向碳酸钙中加入过量盐酸。
错误:CO32- + 2H+= CO2 +H2O
原因:CaCO3难溶于水,像BaSO4.AgCl、Cu(OH)2.H2SiO3等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CaCO3 + 2H+ = CO2 + Ca2+ + H2O
2.微溶物作生成物不拆
例2: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
错误:该反应不能发生.
原因:CaSO4是微溶物,像Ag2SO4.MgCO3.Ca(OH)2等微溶物,若作为生成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SO42- + Ca2+ = CaSO4
说明:微溶物作反应物,浓度较小时拆成离子式,浓度较大时应写成化学式。
3.弱电解质不拆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2鲁科版选修4
例3: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错误:Al3+ + 3OH-=Al(OH)3
原因:氨水为弱电解质,像H2O、HF、CH3COOH等弱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下一篇:介绍绍兴的英语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