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更多人成就梦想(3)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现在我国科研条件大幅改善,研发投入2012年超过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已升至世界第二,高水平产出明显增多,比如我们在中微子研究、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超导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国际专利大幅增长,中兴、华为的申请数已位居世界前列。人才队伍整体能力和水平也在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创新创业,据统计,近5年留学回国人员已近80万人。这些迹象表明,我国科技创新已经开始从量的扩增向质的提升转变。
从一些后发国家的经验看,科技赶超跨越一般都要经过20年左右的持续积累后,才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我相信,再有十到十五年时间,我国科技创新可望实现质的飞跃。我们将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活跃在世界科技舞台,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将走在世界前列,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也将发展壮大起来。
实现这样一个发展图景,需要科技界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虽然我们的科技体制还存在很多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需要我们以改革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去解决。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立足未来10~15年的发展图景,认真思考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要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科技创新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积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等的主导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市场竞争前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的研发。产业界特别是企业,要强化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建立定位明确、分工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着力解决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应用开发研究与实际需求结合不紧、转移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
第二,要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做好前瞻布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在能源、信息、材料、空天、海洋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加强前沿布局和先导研究,通过科技界和产业界密切合作、共同攻关,培育我国未来新兴产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要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融合,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一直有人问我,基础研究有什么用?我想,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明代徐光启所说的“无用之用,众用之基”,都是很好的回答。法拉第也曾表示,问基础研究有什么用,就好像问一个初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基础研究的“用”,首先体现在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无所不在的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半导体、计算机、激光技术等,都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现在知识产权保护已从基础研究阶段开始,原始性创新是核心关键技术的源泉。基础研究还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不懈创新探索的精神,也培育了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石。
上一篇:第一章 绪论(文字全)
下一篇:淘宝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