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胜利原因探析(3)

时间:2025-04-04

北伐

无仅有的。
党内合作表现在:共产党积极帮助国民党发展党员,开展地方组织工作。1923年中国共产
党三大以后,共产党在组织上帮助国民党改组和扩大地方组织。9月,李大钊与原国民党人王
法勤、丁维菜在北京建立国民党组织,到n月间,就发展国民党员一干余人,其中绝大多数是
优秀青年,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约占三分之一。⑧同年,毛泽东受中共中央派遣和国
民党总务部的委托,到湖南秘密筹建国民党的地方组织。
共产党对国民党的真诚帮助,受到孙中山的热烈欢迎。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时,孙中山
指定李大钊参加5人主席团和宣言审查委员会及宣传间题审查委员会。国民党一大选举共产
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张国熹等
为候补委员。1926年国民党二大选举共产党员李大钊、昊玉章、林伯渠、挥代英、毛泽东、杨袍
安、谭平山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二届一中会全上,谭平山、林伯渠、杨袍安被选为中
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占九名常委的三分之一。这就为以北伐为中心的国民革命的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第二,在军事行动方面,国共两党都认为要打倒封建军阀,必须建立革命武装。为了采取军
事行动,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年5月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到1926年9
月前,就培养了4900多名军政人才,成为北伐军的领导骨干。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1月
北伐战争从战略策略到具体战役的指挥都是在国共两党和苏联顾问的共同努力下制订和
实施的。特别在北伐前期,战略策略的制订者有蒋介石、鲍罗廷、加仑、张静江、谭延问、陈独秀
等人。根据当时敌众我寡和各派军阀既相互勾结又貌合神离的情况,确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
击破的战略方针和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原则.首先以主力进攻吴佩孚,而后消灭孙传芳,
最后相机讨伐张作霖及其他军阀势力。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
北伐军由国共两党共同组成。北伐军各军、师部都设有党代表,其中有许多共产党员。共
产党直接掌握的军队虽不多,但战斗力特别强,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如国民革命军第四
军叶挺独立团是中共
组织培养的革命武装,在攻打汀泅桥、贺胜桥、武昌等战略要地时立下了
不朽功勋。由于战果辉煌,第四军被誉为“铁军”。由于北伐军是正义之师,先声夺人,且叶团英
勇善战,与友军密切配合,因而捷报频传。很快消灭了吴佩孚主力,两湖战场取得了决定性胜
利。
广大北伐军战士浴血奋战,连破顽敌。1

北伐战争胜利原因探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