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库抗冲击波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小南坑南大巷火药库抗冲击波门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矿业公司安排,小南坑南大巷火药库抗冲击波门施工由我坑大修队队作业,为保证该项工程的安全施工,特编制本措施。
一、施工作业地点
运输大巷3800米处火药库,安装该抗冲击波门。 二、施工技术要求
1、该项工程必须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设计院所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
2、抗冲击波活门的要求
①要求抗冲击波活门的冲击波起压能力为2500Kpa,通风活门组分为一组,总通风量为6000m3/h,风速均按8m/s进行设计。使用时可根据井下爆破材料库需要风量和总回风巷道负压值,确定通风活门组数,并可调节每组活门悬板的张启角度进行微调,以满足最佳通风量。
②悬板关闭时应与底板上的缓冲石棉垫紧密贴合,悬板开启时应与限位座之挡板贴合,悬板可绕绞页轴转动。为确保转动灵活,应定期加润滑油。
③外露金属表面均涂红丹漆两遍,桔红色面漆两遍,转动部位涂黄油或加注黄油。安装使用后,至少半年保养维修一次。
④该抗冲击波活门向库内开启,本设计采用向右侧开启。安装时,
门框部件应在硐室基础施工时预埋好;为安装门扇,在门硐顶棚中心线上应相应预埋吊环一个。弹簧折页要在现场安装时调整对装。
3、抗冲击波密闭门要求
①要求抗冲击波活门的冲击波超压能力为2500Kpa,门开启应向库内,本设计采用向右侧开启。
②安装要求:门扇页板安装应保证上、下铰页同心,中心平行于门扇内表面中心线;门扇安装后与门框平面应平面贴合,并成铅垂面,局部间隙在3mm以内;为安装门扇,在门硐顶棚中心线上应相应预埋吊环一个。
③外露金属表面均涂红丹漆两遍,桔红色面漆两遍,转动部位涂黄油或加注黄油。安装使用后,至少半年保养维修一次。
④门框与墙硐为一整体,浇灌混凝土前,应将铰页的固定角钢检查、校正、固定牢靠,保证上、下铰页在同一铅垂线上,不同心度允许差为2mm;密封胶条与门扇连接,先用万能胶粘合,然后用螺栓固定;密封胶条应经常涂滑石粉,防止老化。
4、硐室施工要求
①锚杆选用树脂锚杆,锚杆长度1800 mm,其锚固力不得小于50KN,必须锚固在稳定岩层中。
②混凝土设计标号不得小于C25。
③施工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以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工艺
破碹→打锚杆→浇筑→安装门
1、破碹前,首先在破碹处前后各架两架木鸭嘴棚子,使用三六木构顶,将碹维护好。
2、破碹宽度为1.5米,先破一个邦,再破另外一个邦。破碹后,及时处理碹顶上的浮矸和活煤块,然后根据现场情况,按排距800mm,柱距500mm支设树脂锚杆,锚杆为∮18mm×1800mm的螺纹钢锚杆,配一个∮2455树脂药卷。
3、拆墙时,先拆一个邦,再拆另一个邦,拆墙的长度为1.5m,宽度为850mm,拆够宽度后,按排距800mm,柱距500mm支设树脂锚杆,锚杆为∮18mm×180mm的螺纹钢锚杆,配一个∮2455树脂药卷。
4、拆墙和碹时,只准使用风镐和撬棍拆除。 5、拆除的旧废料和渣子,使用一吨矿车装车后运走。
6、基础深度必须挖够500mm以上,挖在实底上,才准开始浇筑。 7、浇筑前,先浇筑基础,再浇筑墙,最后浇筑拱部。 8、浇筑时使用木板(1800×150×25mm)作为模型板,保证浇筑的厚度和长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9、浇筑好墙体后,开始浇筑拱部,浇筑拱部前,必须先吊线,再支设木模型,支设模型必须根据图纸尺寸中规定的半圆拱,直径为1800mm的要求进行支设,使用木板为1800×150×25mm和1600×150×25mm以及1300×150×25mm的木板和长度为750×100×25mm的木拱板进行支模。支好模型后,才准开始浇筑。
10、浇筑必须达到设计断面的长度和厚度,保证浇筑质量。 11、浇筑拱部前,必须将门放好后,才准浇筑底部。
四、施工期间的技术措施
1、该项目施工严禁采取放炮的方法进行破碹,只准使用风镐和撬棍。
2、作业期间,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3、破碹后,拆除的废旧料石必须及时运走,以免影响火药库的通风。
4、在火药库口施工,必须悬挂好红灯,人员推矿车和使用矿车必须同运输队取得联系后,方可使用矿车,运输队每班班前必须掌握火药库口施工作业人员情况。
5、所有作业人员严禁在大巷内行走和逗留,并严禁进入火药库内。
6、火药库工必须看管好火药库,严禁让作业人员进入火药库内。 7、为保证混凝土质量,现场浇混凝土配比:水泥:砂:石子=1:1.29:3.31,水灰比0.42,混凝土原材料选用32.5R矿渣水泥,粒径20-40mm砾石、中粗砂(干净),洁净水,1m3用5车砂、10车石子,8袋(400kg)水泥,181升水。
五、质量标准要求
1、严格按图纸尺寸进行施工。
2、混凝土原材料材质、杂质含量、强度符合要求。 3、混凝土厚度不小于设计值。
4、砌体表面无蜂窝麻面,表面平整度不大于10mm。 5、浇注混凝土前,必须清除浮矸,清至硬底。
6、施工中必须经常核对预埋件是否有移位现象,发现移位现象必须及时调整。
7、基础槽应控制实底,如设计基础不平是煤层或软岩,基础应加至实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