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课件:第5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时间:2025-05-12
时间:2025-05-12
考纲扫描 1840至1900年间列强 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 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考纲解读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 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 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 精神。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 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
考纲扫描 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纲解读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的伟大意义。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 争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 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 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林则徐 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发 ②直接原因:1839年________ 动侵华战争。 (2)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________》。《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②开放广州、福州、厦 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③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 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______________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________,扩大侵略权 益。
(2)过程①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法国加入战争。 ②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 《________》。 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 《北京条约》。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1)中国市场 (2)②天津条约 ③圆明园
3.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________的发展。 (2)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 《________》。《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让辽东半 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 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开放________、沙市、苏州、杭州为 商埠;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3)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 化程度大大加深。 3.(1)资本主义 (2)马关条约 重庆
4.八国联军侵华 (1)过程 ①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占领了天津和北京。 ②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打击侵略者。 (2)结果:1901
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________》。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 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区,允许 外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 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⑤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位居六部之上。 (3)影响: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 ________社会。
4.(2)辛丑条约 外务部 (3)半殖民地半封建
二、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2.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致远号” 管带________牺牲。《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在反割 台斗争中,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显示了他们维护祖国领 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义和团运动提出“________” 的口号,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 义的嚣张气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粉碎了帝国主 义瓜分中国的梦。
二、2.邓世昌 3.扶清灭洋
太平天国运动 一、兴起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入侵,阶级矛盾激化;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过程 1.兴起:1851年,________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发展: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________, 定为国都。 3.全盛:1856年摧毁江南江北大营,标志着太平天国 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二、1.洪秀全 2.天京
4.转折:1856年,________,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5.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 合剿杀下失败。 三、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①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②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评价 ①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体现了绝对________思想,严重脱离了实际,无法实现。 4.天京事变 三、1.(2)②平均主义
2.《资政新编》 (1)内容
①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工商业 ; ②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________ ③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新式学堂。 (2)评价 ①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
想。②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现。
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经济: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 (3)组织: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 …… 此处隐藏:139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