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增城市华侨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高三的第一个学期
我们的任务和目标是:完成新课
穿插复习
提高语文复习效率
提升语文考试成绩
为完成这个任务
我们的工作重点
应放在研究考纲、研究考题、研究学生三个方面
基于这个考虑
本备课组制定如下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树立语文教学实效性观念
加强对练习和新的考纲的研究
提高语文成绩
2.以人为本
加强研究学生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因材施教
二、教学工作
(一)新课
本期处理教本依据以下原则:
(1)合理简化
以点带面
高三阶段重点在复习
所以教材的处理合理简化
适当压缩教材讲授课时
为第一轮复习让路
选修教材《唐宋散文选读》、《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两册书将利用暑假补课期间讲完 课文的学习采用精讲与略讲相结合的形式学习
(2)自主学习
探究合作
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钻研课文
也有利于节省教材讲授时间
(二)复习课
1.复习的阶段性
(1)"广州一模"考试前
完成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按"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表达与交流"三大版块进行
必修五册教材复习按照单元归属纳入相应考点复习
各考点复习按照"考点归纳--教材过关--拓展迁移--训练巩固"的步骤进行
(2)每次摸底考试重在摸清学生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
重点解决学生得分率偏低的2-3个知识点
(3)作文复习穿插在考点复习中
每周一次限时作文训练
每次月考后安排一次系统的作文指导和训练
作文训练重点是审题和分项达标
(4)第一阶段的古诗文复习内容
一是梳理课本中的知识点
二是结合复习资料
做阅读综合训练
(5)本阶段复习
要稳妥细密
要做知识点的细致梳理
全面覆盖各个知识环节
2.复习课的实效性
提高复习实效性
本期需要做以下工作:
--研究试题
要研究高考的新情况
可能出现的新题型
这项工作按照高考试题结构分成4块(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表达与交流、写作) 由备课组成员分头搜集资料
分工进行研究
选择好的试题
编写新的试题
--研究考试
研究考试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探讨考试心理
总结解题规律
分析考试数据
提出一些解题办法和心理疏通办法
促进考试成绩提升
--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
做到考题符合考纲要求
符合学生实际
不难不易
不偏不怪
了解和研究学生心理状况
根据各班各个学生的语文程度差异
指导他们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语文复习规划
3.复习课的资料选择
第一轮复习资料
选择广州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辑的《高考备考指南》和《专题训练》 资料已通过备课组讨论确定
4.第一轮复习思路和安排
根据目前已知的情况
我们面临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无论形势如何
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是没有变化的
因此
语文复习应该在总结既往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本届学生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
(1)总结经验
提高实效性;了解情况
增强针对性
总结我们以往行之有效的复习指导方法
探索更具实效性的做法
了解情况
就是要了解本届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
特别要了解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具体的薄弱环节(他们并非每个知识环节都差)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抓好"两头"
带动"中间"
根据高考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实际
复习课要"抓两头
带中间"
"两头"是指语文试卷前头的第一卷的古诗文阅读
后头的作文;"中间"主要指中间的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部分
(3)提高复习的协调性
A.讲练协调
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讲练不是简单的结合
要结合好需要有良好的协调性
复习课中
讲得太多
练得太多;讲半节课
练半节课
都是协调性不良的表现
少讲多练也不见得是好的
少到什么程度算是精
多到哪种数量才有效
都是需要考虑的
大体而言
要精讲
但要学生懂得明白透彻;练习的数量适当
要求实效
不求多多益善
复习资料的哪些部分多讲
哪些部分少讲甚至不讲
哪些部分要练
用什么方式练
我们备课组还要进一步研究讨论
讲练协调要注意时间的控制
讲与练协调不好
学生可能感到单调、厌倦
B.备课组复习工作的协调;
备课组工作在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协调
搜集和整理复习资料、复习检测的命题
都要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