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程洪同学: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2)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框架能够有发散性的思维然后衔接,这就要求我们熟悉每一章节课程的框架,然后我是听网课的,跟着网课学习。然后徐老师我是听你们课的,你上课的时候我觉得你非常的注重框架式的学习方法,每一个章节你都会列一个非常详细的框架是发散性的。
这种一方面不局限于看我书本里的内容我还能了解其他的相关的内容,也引起我的兴趣我愿意去听这样的网课。另外一个就是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我认为主要还是理解,不需要强记,特别是教育心理学有很多专业的词汇也比较难记,如果你不理解是很难记住的,所以我的一个总结就是这五门课程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学,要有针对性。根据我在凯程的网课的话,因为不同的课程老师是不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方法,他们的方法就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他们再来告诉我们,所以这对我考研也非常的有帮助,所以我在专业课方面学习的还是比较轻松有条理。
徐老师:是的,咱们专业课的考分也很高,几乎接近到了240分。所以说这个专业课的分数在咱们的考试过程当中,也是比较少有的一个高分了,刚才你有一点讲到了我的心里,也就是说这些科目有一个科目的性质和知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学习的方法也不应该一样。
其实他明显理解性的程度比较多,像中外教育史我觉得是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整个历史的大背景,没有这个大背景整个历史当中抽离出来的教育也是比较难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原理,个人认为表面上觉得看书也就只有这些,也能看懂,但是它是需要深挖的一个科目,需要很强的发散性的思维。而文科的东西最终分析至上,原理出题比较多,所以它可能对我们来讲他的量是比较宏观的,能够往深度挖这个科目。
洪xn:对。
徐老师:所以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我确实在讲课当中比较喜欢用这种框架式的方法,因为我觉得有了这种框架学生才会跟着好记忆,学生们也能更好的意识领会,而且我深深的领会我们现在的课程是网课,网课的话,如果老师讲的太一板一眼,学生们就容易发困,网课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我希望所有听凯程网课的都希望我特别的喜欢听网课的兴趣,我觉得这个课不枯燥,跟着老师走,我有心愿跟着老师走下去,这就是我自己讲课的一个意图。也希望不光是萧楠喜欢,广大的学生都能够喜欢,现在我有几个专业课的问题想问问你,好吧?
洪xn:好的。
徐老师:我是以采访的方式来问的,就是我们刚刚接触教育学的知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枯燥,有没有觉得书本的东西太多,背的东西太多,而感觉到很盲从?
洪xn:对,因为我是教育基础基本是零基础的人,而且是那么厚厚的一本书而且它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特别的范围太广了,一下子没有办法抓住重点,所以看起来也比较盲目是有一些不太抓住重点。
徐老师:那接下来的学习你是怎么逐渐的改变这个情况?
洪xn:我是经过这次考研之后学习到了一种学习方法就是框架法,对我来说是非常的有效果,我现在看书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就是看书的时候旁边放一张纸,把每一个章节的标题抄下来,抄下来之后,我看完了这个标题上的类似将它做一个简要的简介加上自己的一些心得,这样下来,其实整本书看下来,当时看到你旁边写的笔记和目录就能对这本书一见了然。如果你想再对书中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做更加详细了解的话,可以直接翻到那个章节深入的看。
洪xn:明白,很好,也就是说我们在刚刚开始入门的时候,谁都可能会遇到难度,就觉得量太大,找不到重点,这个时候要善于抓住整个框架,要抓住整个中心的一个主旨,另外一点就是我以个人给大家推荐一下,当你觉得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不妨跟一个课程,跟
上一篇:个人SWOT分析报告
下一篇:《柳林风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