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与新药研发策略

时间:2025-05-16

2011年11月第17卷第11期November2011Vol.17.No.1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1271



【中医多学科研究】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

与新药研发策略

何小娟1,李健2,陈杲1,郑光1,吕诚1,吕爱平1△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形态系,北京100029)

摘要:近年来,新药研发难度逐渐加大,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重。“一个基因———一个药物———一种疾

病”的新药发现模式已不适合药物研发。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以及网络药理学的思想有望成为现代中药创制的新策略。本文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概要介绍了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病证结合;中药网络药理学中图分类号:R22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11)11-1271-03

TheParadigminNewHerbalMedicineDiscovery:

IntegrativeMedicineBasedNetworkPharmacology

HEXiao-juan1,LIJian2,CHENGao1,ZHENGGuang1,LUCheng1,LVAi-ping1△

(1.InstituteofBasicResearchinClinicalMedicine,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Beijing100700,China;

2.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Recently,newdrugresearchinganddevelopmentisfacinggreatdifficulites.A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etsthemoreseriousunderthesecircumustances.Thestrategyof‘thesinglegene-singledrug-singledisease’wouldn’tworkforR&D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isregards,networkpharmacologyhasbeenoneofthenewparadigmforChinesemedicinediscovery.So,forexample,fortherheumatoidarthritis(RA)case,thispaperfocusedontheideaandstrategyofintegrativemedicinebasednetworkpharmacologyinnewChinesemedicinediscovery,furthermore,someproblemsandchallengeswereanalyzed,thefutuerworkswereassumedyet.

Keywords:integrativemedicine,Chinesemedicinenetworkpharmacology

近年来,人们对药物研发的要求不断提高,新药研发的难度也随之加大。2010年,仅有21种新药

[1]

通过美国FDA的评审,欧洲药品管理局(EMA)

[2]

也仅批准了14个新药:一批新上市的药物因安全性或不良反应遭到撤市,一些被认为很具潜力的新药在II、III期临床研究时因安全性或有效性等问题惨遭淘汰,给新药研发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也让

[3]

和衰退。整个制药业在持续繁荣后面临“低谷”

传统新药发现及研发所遵循的“单基因-单靶点-单疾病”的“线性”模式遇到巨大“瓶颈”及严峻“挑战”。随着“组学”(omics)技术的发展完善,系统生物学(systembiology)及多向药理学(polypharmacology)广泛应用于重大疾病及药理、毒

生命体系具有理等研究。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发现,

高度的自稳定功能,其结构基础是生物信号通路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4]。许多复杂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

多功能蛋白相互作用紊乱而形成的等是由多基因、

疾病网络。干预疾病网络中的一个或几个节点(除非是高度链接的关键节点)对整个疾病网络几乎没有影响[5]。而药物(即使是单一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也对应着相应的复杂分子网络,并非作用单一

[6、7]

。为此,“网络药理学”(network靶点

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

019);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学专项项目(2008IM020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30825047)

pharmacology)融合了系统生物学及多向药理学的思想并迅速发展,成为当前新药发现和新药创制的新型研究策略,不仅显著提高新药发现的效率和成功率,而且给药物研发带来哲学方法及研究模式的革命性转变,给当前新药发现面临的困境带来了新的希望。

网络药理学的概念由英国邓迪大学药理学家AndrewL.Hopkins于2007年首次系统阐述,是建

计算机虚拟计算及网络立在高通量组学数据分析、

数据库检索基础上的生物信息网络构建及网络拓扑

9]

。近几年,欧美国家的研结构分析策略和技术[8、

究人员依托较为公认的网络信息资源,如drugbank数据库收录的小分子药物及药物靶点蛋白信息[10]、KEGG中代谢及基因表达信息[11]、Pubchem中化合

构建物结构信息及Pubmed中文献知识信息等[12],[13]

了多种药物靶点网络(drug-targetnetwork)、人类

[14]

疾病基因网络(thehumandiseasenetwork)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eoteininteractionnetwork,PPI)[15];同时开发了一系列用于网络拓扑结构分析的算法及软件工具,为开展网络药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使网络药理学有望成为新药研发中的常规研究策略。

中医治病注重辨证论治,强调从整体把握病因、病机的传变规律;而方剂配伍则注重“君臣佐使”,通过多味中药的互相配合来实现对机体失衡状态的

多靶点修正。中医药学的这些理念体现了多成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ineinTradi …… 此处隐藏:610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与新药研发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