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一 Linux基本环境及进程管理(2)
时间:2025-05-04
时间:2025-05-04
操作系统实验一 Linux基本环境及进程管理
11. 显示文件:cat 文件名
12. 建立文件:cat >文件名,ctrl+d结束输入
使用编辑器vi 编辑文件
1. 进入linux的文本模式之后,在命令行键入vi filename.c 然后回车。下面作一些简单的解释:首先vi命令是打开vi编辑器。后面的filename.c是用户即将编辑的c文件名字,注意扩展名字是.c;当然,vi编辑器功能很强,可以用它来编辑其它格式的文件,比如汇编文件,其扩展名字是.s;也可以直接用vi打开一个新的未命名的文件,当保存的时候再给它命名,只是这样做不很方便。
2. 最基本的命令I :当进入刚打开的文件时,不能写入信息,这时按一下键盘上的I键(insert),插入的意思,就可以进入编辑模式了。
3. a与i是相同的用法
4. 当文件编辑完后,需要保存退出,这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按一下键盘上的Esc 键;
2)键入冒号(:),紧跟在冒号后面是wq(意思是保存并退出)。如果不想保存退出,则在第二步键入冒号之后,键入q !(不带w,机尾部保存)
5. 退出vi编辑器的编辑模式之后,要对刚才编写的程序进行编译。
编译的命令是:gcc [-o outputfilename.out] filename.c,其中gcc是c的编译器。参数:filename.c 是要编译的源文件的名称,outputfilename表示输出文件名称,中括号表示括号内部的内容可输入也可以不输入(中括号本身不再命令行中出现)。如果不输入outputfilename.out,默认的输出文件是a.out 。
6. 最后一步是运行程序,方法如下:./outputfilename.out
实验二 进程管理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 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4. 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学时
3学时
三、实验内容
1.进程的创建
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上一篇:外研版四年级英语上册M3测试题
下一篇:最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单选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