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2013高三一轮复习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1.下列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C )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云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C.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云对太阳辐射的折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回答2—6小题:
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
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3.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4.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6.在晚秋或寒冬,老农为了保护农作物防御霜冻,常常燃烧植物秸秆制造烟幕,该做法的目的是
A.让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最主要是让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
D.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
7.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引起大气成分变化,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A.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全球森林总覆盖率在下降
C.人类大量地围湖造田、填海造陆,使水域面积在变小
D.人类对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
8.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是: ( )
A 大气环流 B 三圈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2002
年春,上海市在进行取消统购粮后的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
搞植树造林。读图2-3回答12-14小题:
图2—3
9.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
A.农村 B.近郊 C.郊区 D.市区
10.造林重点区对上海市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 B.保持水土
C.降低噪声 D.净化空气
11.上海的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高,气压低
12.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举国移民新西兰是因为: ( )
A 地震频繁 B 火山喷发 C 酸雨严重 D 海平面上升
1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各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异 B.各地区之间的地形差异
C.各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 D.各地区之间的人类活动差异
14.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陆地与海洋的差异
C. 地势地形的差异 D. 地球表面受热不均
15. 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北半球东北信风的是: ( C )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表示热带雨林气候类型的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18.图中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字母D代表的气压带、风带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中纬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东北信风带
20.某地常年受D的控制,气候温和多雨,该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1.每年的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方向是
A.都向南移 B.北半球的向南移,南半球的向北移
C.都向北移 D.南半球的向南移,北半球的向北
22.若此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
B.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
C.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
D.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23. 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 ( )
A B C D
24. 以下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 C )
2010年9月20日7时,第11号台风“凡亚比”正面登陆福建,致使福建省部分市县
受灾严重。据此回答13-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