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19)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4.调查当地的某一种植物在不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某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5.结合园林植物修剪,调查修剪前后植株上某种越冬昆虫的数量。 6.设黑光灯或高压电网诱虫,调查所诱的昆虫的种类、数量、食性等。 7.在食叶害虫下树前,树干基部绑草帘诱集下树害虫,分别调查草帘内和树冠下土壤中该虫的数量并与未绑草帘的树比较,说明潜所诱杀在防治害虫方面的作用。
8.自制黄板诱集蚜虫或糖醋液诱地老虎,统计所诱蚜虫、地老虎数量,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设苏板、糖醋液效果好。
9.认识常见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调查相隔一定距离的2个绿化区内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数量及害虫种类、数量,说明天敌昆虫在控制害虫方面的作用。
10.用白僵菌菌粉(或苏云金杆菌乳油)、敌百虫(或其他有机杀虫剂)防治食叶害虫,比较防治效果,说明两者防治害虫的优缺点。 11.药效实验:如前所述。 ㈡制定防治计划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和病虫害作斗争的群众性工作。要把这一工作做好,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预测预报资料,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防治计划,以便组织人力,准备药剂药械,单独或结合其他园林植物栽培措施,及时地防治,把病虫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的经济指标之下。
由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防治计划的内容和形式也不一致,可按年度计划,季节计划和阶段计划等方式安排到生产计划中去,计划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确定防治对象,选择防治方法
根据病虫害调查和预测预报资料,历年来病虫发生情况和防治经验,确定有哪些主要的病虫害,在何时发生最多,何时最易防治,用什么办法防治,多少时间可以完成,摸清情况后,确定防治指标,采取最经济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2.建立机构,组织力量
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大型的灭虫、治病活动应建立机构。说明需用劳力数量和来源,便于组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