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专用高中万有引力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万有引力专题复习
[知识点析]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一规律叫万有引力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G= 6.67×10Nm2/kg2 ,叫万有引力常量。这个定律适用的条件是: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是: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物体的重力和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差别很小,一般可以认为二者大小相等,即
F G
m1m2r2
-11
m1m2
2R0mg0 =G式中g0为地球表面附近的加速度,R0为地球半径。
[例题析思]
[例析1] 两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两个 半径2倍于小铁球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
A、2F B、4F C、8F D、16F
[思考1] 用m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距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同步卫星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是:( )
2
mR0
g02
m A、等于零 B、等于(R0 h) C、等于
3
24
R0g0 0
D、以上均不对
二、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的运动 1、 1、 基本方法:
把天体的运动近似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GmMGM22
①R=mg g=R(或GM=gR2),要注意g与R的对应关系,如当R是地球半径时,对应的g是地
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mMmv22
2
②R=R=mω2R=m(T)2R=m(2πf)2R,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公式进行分析.
卫星运行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
GM1GmMmv2
2
R'即v∝R,故R越大,运行速度v越小; ①由R=R有v=
GM1GmM
332
②由R=mω2R有ω=R,即v∝R,故R越大,角速度ω越小; 4 2R3GmM2
2
GM,即T∝R3,故R越大,周期T越大. ③由R=m(T)2R有T=
[例析2]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2倍,同样时间内,甲的转数是乙的转数的4倍,
则甲受向心力是乙受向心力的 。
解本题需注意的是:不能把卫星的半径看成不变,殊不知。半径是和卫星旋转速度、周期相联系的。V和T一变,R必然要变,变化规律应满足万有引力提供的向心力。
[思考2] 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与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之比r : R = 。
2、估算天体质量M,密度 。只要测出卫星绕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再根据
4 2
G2 m2RRT得出:
4 2R3
2
M=GT
Mm3 R3
2
3GT2R0V R03
Mm
3
2
当卫星沿天体表面绕天体运动时,R=R0,则 =GT。
[例析3] 某行星的卫星,在靠近行星的轨道上运转。若引力恒量G为已知,则计算该行星的密度,唯一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
A、行星的半径 B、卫星轨道的半径 C、卫星运行的线速度 D、卫星运行的周期。
[思考3] 一物体在某星球表面时受到的吸引力是在同地球表面所受吸引力的n倍,该星球半径是地球半
n
径的m倍,若该星球和地球的质量分布都是均匀的,则该星球的密度是地球密度的 m
几倍。
[提示] 抓住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出。
如果两行星质量之比MA/MB=P,两行星半径之比RA/RB=q,中Ta/Tb为:( )
q
pq A、
[思考4]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 )
A、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速度越大,周期越小 D、速度越大,周期越大
qp
q
p B、qp C、q D、
MmV22 r
T G2 m
V,所以v越小, r 越大,T一定rr知,r越大,v越小,又因为[提示]由F万=F向,即
越大。确认选项B是正确的。
[例析5] (95年全国)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B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rA: rB = 4: 1、vA: vB= 1: 2 B、rA: rB = 4: 1、vA:vB=2:1 C、rA: rB = 1: 4、vA: vB= 1: 2 D、rA: rB = 1: 4、vA:vB= 2: 1
[思考5] 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则这两颗卫星的转动半径之比为 ,转动角速度之比 ,转动周期之比为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
三、地球同步卫星、三种宇宙速度
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和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同步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重合,且必须位于赤道正上方距地面高度h≈3.59×104km处。
三种宇宙速度分别是: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v2=11.2km/s是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km/s,是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人造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是指卫星绕地 …… 此处隐藏:46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专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