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格式-浙江大学实验报告-1_封面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指导老师: 焦晶晶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维生素B2负荷尿试验与应用 实验类型: 应用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负荷尿试验测定尿中核黄素排出量,评价人体核黄素营养状况。
2、掌握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熟悉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核黄素为荧光化合物,在紫外线下发黄绿色荧光,在稀溶液中荧光强度与核黄素浓度成正比。
2、核黄素可被低亚硫酸钠还原而失去荧光,故测定还原前后的荧光强度可去除干扰性荧光物质的影响。
3、核黄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易从尿中排出体外,在满足人体组织方面的需要后,多余的都将从尿中排出。在服用大剂量核黄素后,若人体组织中核黄素充足,则尿中排出核黄素含量高;若人体中缺乏核黄素,则给予的核黄素将大量被组织利用,尿中排出量少。因此人体核黄素营养水平可在通过负荷尿试验检测,24小时负荷尿核黄素排出量在200μg及以上视为人体核黄素营养水平充足,200μg以下视为不足。
三、仪器与试剂
1、荧光光度计
2、酸性水:浓硫酸0.3ml加蒸馏水至200ml。
3、核黄素标准储备液:精密称取25mg核黄素于1000ml容量瓶中,用酸性水稀释至刻度,移植棕色瓶内,冷藏备用。
4、核黄素标准应用液:吸取上液4ml,用酸性水稀释至100ml,临用时配置。
5、低亚硫酸钠。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取尿样1ml加酸性水19ml于一具塞试管内,混匀,在激发波长420mm和发射波长530mm处测定荧光强度,记作读数A。再取10mg低亚硫酸钠直接加入比色杯内,摇匀,立即测定荧光强度,记作读数B。
2、取尿样1.0ml加核黄素标准应用液1.5ml,加酸性水17.5ml于一具塞试管内,混匀,在激发波长420mm和发射波长530mm处测定荧光强度,记作读数C。
3、计算尿中核黄素含量:
尿中核黄素含量(μg)
A B 内标核黄素浓度(μg/mL) 尿液总量(mL) C A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表一 测定值及计算结果
A
9.5 B 0.2 C 12.2 尿液总量(mL) 310.5 尿中核黄素含量(μg) 80.2
表二 尿中核黄素含量
组别
1 2
3
4
5
6
平均 尿中核黄素含量(μg) 87.4 131.4 77.3 67.0 80.2 137.8 96.9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测定该尿样中核黄素含量为96.9μg,小于200μg,说明此人体内核黄素缺乏。
七、讨论
1、本次试验结果示该24h负荷尿尿样中核黄素含量低于正常,分析原因如下:(1)此人体内核黄素缺乏,导致给予的核黄素被大量利用,尿中排出量减少;(2)本次试验本应需要在暗室中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做到避光,可能造成样本中核黄素见光分解,测定值偏低;(3)本次试验过程中,所用荧光光度计只有两台,导致测定不够及时,测定值偏低。
2、本次试验中,对于同一份样本,各组测定的核黄素含量相差较大,分析原因如下:(1)采用的荧光光度计准确度不一致,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2)由于操作者不是同一人,操作过程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造成测定结果的差异。
上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复习题
下一篇:大学生骑行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