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5)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望舒《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
声, , 。 《荆轲刺秦王》
(5)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 6 ) 惨象, ;流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四)古诗鉴赏(共7分)
秋日行村路
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17、请概括一下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3分)
18、诗人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抒发了什么情感?(4分)
三、现代文阅读(两小题,共20 分)
(一)课内文段阅读(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19~21题。(注:19、20题答案请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上)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
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谎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
我总觉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
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19.“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中“此”指代(3分) ( )
A.有限的几个生命 B.有限的几个生命 作“流言”的种子
C.“流言”的种子 D.“3·18”惨案中牺牲的烈士
上一篇: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