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选择题:
1、右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
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奏
2、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3、为什么1929年的经济危机会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A.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B.美国的产品在世界各地销售
C.资本主义世界共同拥有股票市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连成一片
4.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而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A.实行专制统治 B.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C.争夺国际市场 D.消除劳资矛盾
5.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
A.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股票投机猖獗
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加剧 D.阶级矛盾激化
6.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美国的
A.工业部门 B.商业部门 C.金融部门 D.农业部门
7.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
B.结束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C.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8、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9、右图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措施,这一
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C、通过工业复兴法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10、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
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1、罗斯福新政被称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复兴)、RELIEF
(救济)、REFORM(改革)”,其中反映“RECOVERY
”方面的内容是
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A、推出了多项社会保障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大力的调整农业政策 D、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12、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3、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14、“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15、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16、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17、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物质生产部门,其意义在于①有利于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②促进经济竞争力③能够拓展经济活动领域④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 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③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 ④“新经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