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项目简介与发展前景(4)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渔光互补,是科学利用鱼塘资源及芦苇荡滩,开发清洁新能源的新型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模式,并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潜力,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对土地综合利用与新能源产业结合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渔光互补电站建在鱼塘水上,水面的环境温度较地面的环境温度要低,因此形成了良好的日照、通风、降温环境,对延长光伏发电组件寿命、提高发电效率较为有利。
渔光互补对水产产业的开发与创新实践,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一塘养殖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养殖,改变了传统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实现了水产养殖附加值成倍增加,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初步实现了工厂化管理,走出了一条“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新能源集约化发展和高效水产产业化发展之路。
“农光互补”优越性分析
1、农业生产与发电相得益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与光伏发电所需的光波长不同,光伏日光温室能够实现发电种植两不误。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可能会遮光,每个大棚根据不同农作物对光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装机容量设计,满足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如苦瓜,生长过程中对透光度要求不高,可使用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多安装电池组件,提高装机容量多发电;光照要求高的五彩椒、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则覆盖透光性好的改良太阳能电池组件(图2),降低装机容量,增强透光性。
上一篇:小企业会计准则报表---利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