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金山区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金山区201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化学试卷
2014.0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评分。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第I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不属于“雾霾”等灾害性天气治理的措施是
A.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B.改燃煤为燃气,可减少废气中SO2等有害物质的量 C.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力发电,以获取清洁能源 D.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2.2-氯丁烷常用于有机合成等,有关2-氯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Cl2
B.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D.与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的消去反应有机产物只有一种
3.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16O2比18O2沸点更低
++
C.2H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 D.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4.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当它完全水解时,可能得到的产物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5.“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捕捉到的CO2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可减少碳排放 D.“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近年来,科学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3)n。已知,最简单的氢铝化合物Al2H6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它的熔点为150℃,燃烧热极高。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Al2H6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B.Al2H6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 C.氢铝化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
D.氢铝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组成为AlnH2n+2的物质(n为正整数)
―
7.短周期元素的离子M2+和N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2+的离子半径比N2小 B.M的原子序数比N小
C.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8.有关阳离子交换膜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A.转移电子0.8 mol时产生氢气8.96 L(标准状况) B.从出口B处导出的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钠的混合溶 液
C.装置中出口①处的物质是氯气,出口②处的物质 是氢气
D.装置中的阳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不能让 阴离子通过
9.氯磺酸(HSO3C1)是一种易与水反应的强酸,可以在常温下用HCl+SO3→HSO3Cl制得,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HSO3Cl具有强腐蚀性
B.HSO3Cl也可以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反应制得
C.HSO3C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产物只有NaSO3Cl
D.常温下,0.1mol的HSO3Cl溶于水制得1L溶液,pH等于1
10.FeS2的结构类似于Na2O2,是一种过硫化物,与酸反应时生成H2S2,H2S2易分解。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FeS2颗粒混合,则反应完毕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H2S B.S C.FeS D.
FeSO4
1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振荡后溶液变蓝,再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
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氧化性:ClO>SO42>I2
B.漂粉精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C.ClO与I在碱性条件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
12.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
1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7
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Al3、Na、Cl、NO3
+--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K+、Ba2、NO3、I
10-7 10-6 +-3+2-
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Na、Cl、SO4
++--
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SO32、Cl 13.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
H+(aq)+ OH(aq) → H2O (l) +57.3kJ
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A.Q1 < Q2 < Q3 B.Q1 > Q3 > Q2 C.Q2 > Q1 > Q3 D.Q1 < Q3 < Q2 14.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
--
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 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
② 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
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 …… 此处隐藏:66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