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练: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 1 -
第5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 .金田起义、天京变乱
B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 .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D .定都天京、天京变乱
解析 兴起到全盛期间的发展从时间上推断是永安建制;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故C 项符合要求。
答案 C
2. 下图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A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干涉
B .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
C .与清政府联合对外
D .反侵略以求民族独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辨析能力。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是运动的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这是以往农民起义所不具备的,故选B 项。A 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阶级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反对的是清政府,故C 、D 两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 2 - 3.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
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
A .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 .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C .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 .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解析 章太炎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根据“唱词”可以了解到,他站在汉民族立场上,称赞洪秀全排满革命,认为曾国藩为满族效力,是“汉奸”。
答案 B
4.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
)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实现“耕者有其田”
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④绝对平均主义理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 答案 D
5.《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
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该判断( )
A .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 .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
C .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
D .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解析 从摘录的材料中能体现出对西方近代先进交通工具的仿制,可见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的结论。故题干对《资政新篇》的理解和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只是提供的材料不充分而已。 答案 A
6.史载:太平军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
每天征用万余民工,宫中金碧辉煌,重殿叠宇,金龙殿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光彩夺目。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A.大兴土木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C.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在入城以前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D.天王府的建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太平军将领的行动说明他们开始转向腐化堕落,这是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A、C两项表述错误,D 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
答案 B
7.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
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的“土地之饶”、“庸奴误国”、“拯斯民于水火”等信息,可判断
A、B、D三项正确。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C项符合要求。
答案 C
8.“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这段文字说明清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
A.权臣的逼迫B.人民的反抗
C.外敌的侵略D.皇族的倾轧
解析在材料中可以了解到清帝决定退位,分析这应该是清帝溥仪退位的诏书,根据所学,清帝退位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的逼迫,时间是1912年2月12日。
答案 A
9.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说法有误的是( )
A.革命任务上具有一致性
B.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革命前途上具有共同性
D.后者更适应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势
解析考查考生重大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比较能力。1851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911年是
- 3 -
上一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报批流程图
下一篇:税务主管仿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