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星系核及致密天体-01-基本性质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研究生课程
首页
活动星系核及致密天体
云南大学物理系
2009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1
一.天文学及发展
天文学:
以天体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 以对天体观测为其基本研究方法; 以利用数学、力学、物理学及其他学科成果进行观测的理论
分析、归纳、推理和综合为其基本研究手段。
起源:古埃及、巴比伦和亚述、古印度、古希腊、中国; 发展:欧洲近代,从目测 → 望远镜 → 分光(光谱)和光 度测量(可见光) → 射电天文 → 空间天文(全波段);
天文几何 → 天体力学 → 天体物理学研究发展的形成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2
二.天文学科分类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3
三.天体物理与物理各分支的联系
物理分支
粒子物理
天体物理课题
宇宙的起源;粒子的产生;宇宙早期的相变;暗物质;
致密星;超新星爆发
核物理
原子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流体 凝聚态物理
核合成;元素起源;恒星结构和演化;超新星;
中子星冷却;太阳中微子问题;宇宙线
里德堡原子;星际分子;天体化学;星际微波激射源 射电源结构;超新星遗迹;脉冲星磁层;星风; 天体喷流;吸积过程;宇宙粒子加速机制 星际尘埃;白矮星;中子星结构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4
四.二十世纪天体物理成就与二十 一世纪的四朵“乌云”
两大进展:
恒星能源和演化理论建立,标准大爆炸宇宙学建立 。 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微波背景辐射。
四大发现:
四朵“乌云”:
为什么弱相互作用过程中,物质运动出现不对称? 为什么未观察到六种夸克的单独自由运动状态?
暗物质是什么?
为什么每个类星体的能量竟然是太阳能量的 10 倍?
15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5
五.基本概念
天体:宇宙中各种星体的总称,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陨星、小行星、星团、星系、星际物质和暗物质等。
星云:位于银河系内太阳系外一切非恒星状的气体尘埃云。
星系: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除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之外,其
余统称 “河外星系” 。 宇宙中孤立星系占少数,多数星系成群。两个星系组成的称 双重 星系团: 星系 ;三个到十个组成的称 多重星系 ;十个至几十个组成的为 星系群 (其中银河系和它周围的三十多个星系组成的称为 本星 系群 ,主要为仙女座大星云M31和银河系);比星系群更大的系
统称 星系团(一般由一百至几千个星系组成,如室女星系团、后
发星系团)。
课程内容 —— B.M.Peterson, An Introduction to AGN
基本性质 (Seyfert星系,类星体及性质,射电宁静类星体) 活动星系核的分类 (Seyfert,Quasar, Radio,LINER,BL Lac,et al.) 黑洞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科学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