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本科案例式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时间:2025-05-13
时间:2025-05-13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2012)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使学生论文撰写更加规范化,特制定本规范。请各位指导教师严格执行。
1. 毕业论文资料的组成与装订
1.1 毕业论文资料的组成 a.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b.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c.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d.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阅评价表 e.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审阅评价表 f.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评价表 g.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h.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g. 译文及原文影印件
j. 工程图纸、程序及软盘等。
毕业论文电子稿上交指导教师后,交学院统一保存。 1.2 毕业论文资料的填写
毕业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论文资料袋和封面。毕业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迹要工整,版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 1.3 毕业论文资料的装订
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单独装订。另外增加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记录册,装订任务书、开题报告、成绩评价表等教学过程资料。具体装订顺序及内容
如下:
(一) 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装订顺序: 1. 封面
2. 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3. 目录 4. 前言或引言 5. 正文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附录 10. 封底
(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记录册装订内容及顺序:1. 封面 2. 任务书 3. 开题报告
4. 中期检查表-学生用表 5. 指导教师指导记录
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阅评价表 8.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审阅评价表 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评价表 1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11. 毕业答辩过程记录 12. 其他
2. 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2.1 封面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刷,手工填写。 2.2 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能反映出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专业特点。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是综合性题目或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 2.3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以简练的语言概括研究课题的背景、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篇论文的精华。摘要包括中英文摘要,字数一般应控制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翻译准确、表述清晰。
摘要包括:
a. 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都应开列);
b. “摘要”字样位置居中,中间空四个字符; c. 摘要正文;
d. 关键词;关键词为3~5个,中文摘要中关键词用两个字符分开,英文摘要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2.4 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一、 、(一) 、1、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见附录3。 2.5 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绪论(前言或引言)、正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见附录5、6。 2.5.1 绪论(前言或引言)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2.5.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建议、改进措施等。 2.5.3 结论(必须)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不是论文主体各章小结的叠加或简单重复。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提出建议或研究设想等。
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但不加章节号。 2.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和广博程度。论文中要注重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
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等不宜做为参考文献引用。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2.7 致谢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 …… 此处隐藏:567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体育名师工作室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下一篇:统计学-第六章-假设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