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政治大纲(4)
时间:2025-04-06
时间:2025-04-06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剩余价值的实质。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资本有机构成。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利润和平均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本质。
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