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_氧化应激的关系

时间:2025-05-11

刘志平等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应激的关系 第21期 4267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应激的关系

刘志平 杨 杨 周咏明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内分泌科,湖北 武汉 430064)

〔关键词〕 血糖波动;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应激;8 异前列腺素F2

〔中图分类号〕 R587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9202(2011)21 4267 02;doi:10 3969/j issn 1005 9202 2011 21 091

长期高血糖可通过激活体内慢性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近来,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血糖波动可预测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而目前多数研究是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来评估血糖波动,但CGMS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不便于在临床广泛使用。本文通过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血糖波动情况与血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24h尿8 异前列腺素F2 /肌酐(8 isoPGF2 /Cr)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OGTT在预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意义。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随机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9例,年龄60~75〔平均(68 2 7 3)〕岁,均符合WHO1999年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不超过1年。其中男30例、女29例,均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酮症、高渗性昏迷、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等。计算OGTT中血糖最高值与空腹血糖值的差值,根据血糖差值分为A组〔血糖差值<6mmol/L,共计29例,平均年龄(69 7 5 62)岁〕和B组〔血糖差值 6mmol/L,共计30例,平均年龄(70 2 5 95)岁〕。

1 2 指标检测 所有受试者均未予任何治疗,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禁食10h后于次晨行75g葡萄糖OGTT,抽血检测血脂、hs 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留取当日24h尿检测8 isoPGF2 /Cr。采用AEROSET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糖、hs CRP、尿Cr水平,PRIMUS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测定HbA1c,采用人8异前列腺素F2 ELISA试剂盒测定尿8 isoPGF2 水平。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 0统计软件,数据以 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 结 果

2 1 两组BMI、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比较 A组和B组BMI分别为〔(24 94 2 24),(24 82 2 91)kg/m2〕(t=0 174,P>0 05);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8 02 1 04),(8 19 1 30)mmol/L〕(t=-0 574,P>0 05);A组和B组HbA1c分别为7 93 0 57,8 11 0 75(t=-1 074,P>0 05)。

2 2

CRP、24h尿8 isoPGF2 /Cr水平比较 A组和B 两组hs

组hs CRP分别为2 930 84,4 77 1 29(t=-6 47,P<0 05);A组和B组24h尿8 isoPGF2 /Cr分别为521 90 80 96,636 40 123 05(t=-4 236,P<0 05)。3 讨 论

HbA1c作为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指标之一,已经被证实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慢性高血糖可通过诱导体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CRP作为一种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已被证实参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

和发展〔。而且,有研究认为,通过检测血hs CRP水平,可预2〕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此外,氧化应激参

与了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公认。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被激活后通过损伤内皮细胞功

3〕能而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的发生〔。

随着研究的进展,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正常人在进餐后1h血糖浓度达峰值,并于2~3h内回到餐前水平,其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在2~3mmol/L,日间血糖波动幅度为0 8mmol/L,而2型糖尿病患者除整体血糖水平升高外,还表现为内皮日内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分别可达6和2mmol/L,是正常糖调节人群的3倍和

4〕2 5倍〔。相关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波动幅5,6〕度与糖尿病并发症如肾病、大血管病变等相关〔。而以

CGMS评估血糖波动的研究则发现,血糖波动与HbA1c的水平

7〕无关,二者分别反映了血糖控制的质与量〔。这些研究结果说

明,在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过程中,血糖波动参与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且这一作用是独立于HbA1c之外的。

目前评价血糖波动常用的指标是CGMS,它能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数日内的血糖变化情况。但是CGMS操作相对复杂,而且费用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OGTT作为糖尿病筛查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已久,操作简单易行,特别是对未曾诊治的初发糖尿病患者,它能间接反映患者近一段时间内进餐后血糖水平的变化趋势。

本研究提示血糖波动大可提高患者体内hs CRP水平,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的风险。8 isoPGF2 是已被公认的氧化应激标志物,本研究结果亦提示血糖波动可导致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从而参与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两组研究对象平均HbA1c水平相当,即血糖波动导致的hs

第一作者:刘志平( ),男,硕士 ,本

426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1月第31卷

function〔J〕 IntJBiochemCellBiol,2006;38(5 6):794 803 4 贾伟平 血糖波动与靶器官损害〔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

(36):2524 6

5 余 芳,雷闽湘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

究,2009;26(11):2040 2

6 陈海燕,李明龙,赵树娥,等 老年2型糖尿病患 …… 此处隐藏:26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_氧化应激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