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锅炉运行规程
时间:2025-05-17
时间:2025-05-17
3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 发电有限公司#4、5炉主辅机设备的检查、启动、运行、调整、维护及事故分析、故障处理的方法。
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安全监察部有关专职应通晓本规程。
本规程适应于300MW集控主值班员、付值班员、巡检员;发电部主任、专职工程师及有关专业人员;值长、生产工作部、检修部等有关专业人员。
2 引用标3 准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制造厂技术说明书。
结合现场实际和同类机组运行经验。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003-03-31批准 2003-03-31实施
主设备规范与技术性能
4 锅炉总体及系统
4.1 锅炉铭牌见表1
表1 锅炉铭牌
锅炉型号SG-1025/17.44-M850
制造厂家上 海 锅 炉 厂
过热蒸汽 最大连续蒸发量t/h1025
额定蒸发量t/h912
出口压力(表压)MPa17.44
出口温度℃540
再热蒸汽 流量t/h829
进/出口压力(表压)MPa3.80/3.62
进/出口温度℃327/540
排烟温度(修正后)℃129
给水温度℃MCR:280ECR:273
设计效率MCR:91.97% ECR:92.13%
制造日期1999年3月
投产日期2002年3月
4.2 锅炉设备4.3 简介
本公司#4、5机组所配锅炉为上海锅炉厂采用美国燃烧工程公司的转让技术设计制造的,型式为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控制循环炉,单炉膛∏型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固态排渣。
炉膛宽14022mm,深11760mm,宽深比1.19:1,炉顶标高59000mm,汽包中心线标高59920mm,炉顶大板梁底标高67900mm。锅炉炉顶采用全密封结构,并设有大罩壳。炉膛由Ф45³6膜式水冷壁组成,炉底冷灰斗角度55°,炉底密封采用水封结构,炉膛上部布置了分隔屏、后屏及屏式再热器,前墙及两侧墙前部均设有墙式辐射再热器,炉室下水包标高为7340mm。
水平烟道深度为6528mm,由水冷壁延伸部分和后烟井延伸部分组成,内部布置有末级再热器和末级过热器。
后烟井深度9234mm,后烟井内设有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
炉前布置三台低压头炉水循环泵,炉后布置两台Ф10330mm三分仓容克式空预器,主轴垂直布置,烟气和空气以逆流方式换热。
锅炉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置五台ZGM-95型中速磨煤机,布置在炉前,四台磨煤机可带MCR负荷,一台备用。燃烧器采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每台磨煤机出口由4根煤粉管道接至一层煤粉喷咀。最上层燃烧器喷口中心线标高26160mm,距分隔屏屏底距离19660mm,最下层燃烧器喷口中心标高20024mm,至冷灰斗转角距离为4494mm,每角燃烧器风箱中设有三层启动及助燃油枪。
锅炉钢架为全钢架,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整台锅炉共设置18层平台,其中6层刚性平台,为便于操作,个别地方还设置了局部平台。除渣斗装置及空预器外,锅炉所有重量都悬吊在炉顶钢架上。
过热器的汽温调节主要采用喷水调节,再热器的汽温调节主要采用燃烧器摆动及过量空气系数调节,在再热器进口管道上装有事故喷水装置。
本锅炉设有容量为5%MCR的启动旁路系统,其作用是在锅炉启动时控制汽温、汽压,缩短启动时间,提高运行的灵活性。
锅炉设置了膨胀中心,运行时整台锅炉以膨胀中心为原点进行膨胀,锅炉垂直方向上的膨胀零点设在炉顶大罩壳顶部,锅炉深度和宽度方向上的膨胀零点设在炉膛中心,在炉膛高度方向设有三层导向装置,以控制锅炉受热面的膨胀方向和传递锅炉水平载荷。
炉膛及后烟井四周设有绕带式刚性梁,以承受正、负两个方向的压力,炉膛部分布置了22层刚性梁,后烟井尾部布置11层刚性梁,刚性梁最大允许间距为3300mm。
炉膛灰斗底部出渣采用刮板捞渣机连续排渣,灰斗存渣容积能满足不小于4小时的排渣量。 炉膛部分布置有56只墙式吹灰器,炉膛上部及对流烟道区域内布置40只长行程伸缩式吹灰器,每台空预器烟气出口端布置有一只伸缩式吹灰器,运行时所有吹灰器均实现程序控制。 在炉膛出口左右两侧装有烟温探针,启动时用此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不超过538℃。
锅炉本体部分共配有10只弹簧安全阀,分别布置在汽包、过热器出口及再热器进、出口管道上,为减少安全阀起跳次数,在过热器出口还装有1只电磁泄放阀。
锅炉配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和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此外,锅炉还配有炉膛火焰电视摄像、汽包水位计及水位电视摄像等安全保护装置。
4.4 汽水系统
4.4.1 给水和水循环系统
给水由锅炉右侧单路经过止回阀和电动闸阀后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流经省煤器管组、中间连接集箱和悬吊管,然后汇合在省煤器出口集箱,再由3根Ф219³25的汽包给水管道从省煤器出口集箱引入汽包,并与汽包内炉水混合,混合后的水沿汽包底部长度方向布置的4根大直径下降管流至汇合集箱,随后经连接管分别进入三台炉水循环泵,每台炉水循环泵出口有二只出口阀,炉水循环泵将来自汇合集箱的水增压后打出,经过出口阀及出口管道进入下水包。下水包为四周的侧水冷壁,前水冷壁、后水冷壁及延伸水冷壁形成数十个平行回路, …… 此处隐藏:1717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