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17.标准化不仅是经济活动,更需要政府主导。
答案是"错误"
18.我国标准化专家提出了四项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即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发展原理和反馈控制原
理。
答案是"正确"
19.标准系统的生命力就在于持续改进,不管是系统优先、优化结构、发展有序还是循环控制,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都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答案是"正确"
20.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日本质量管理专家戴明
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标准化管理,即按照计划(P)、执行(D)、检查(C)和行动(A)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下去的科学程序。
答案是"错误"
21.标准化方法与标准化对象的性质关系不大,某种意义上无论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标准化对象,标准化的方法是基本不变的。
答案是"错误"
22.参数的选择与分级要依据标准化对象自身的特性、技术继承性、使用方便性、综合经济性等确定。
答案是"正确"
23.“数据采集、处理、解释”是一切标准制定的基本技术路径和方法,依据“标准化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答案是"正确"
24.企业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为主体,还应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答案是"正确"
25.团体标准是由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并由权威机构批准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
答案是"错误"
26.企业标准要求低于国家标准。
答案是"错误"
27.模块化主要是针对复杂系统(产品或工程)开展的标准化形式。模块化通常包括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和模块
化装配。
答案是"正确"
28.选择并确定综合标准化对象是综合标准化工作的首要环节。在选择和确定对象时通常要从“是否有意义”、“是否必要”、“是否可能”等方面认真权衡,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
答案是"正确"
29.GB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中指出:“标准体系表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
联系排列起来的图表。”
答案是"错误"
30.产品标准是从制定标准的客体——产品而定义的,企业标准是从指定标准的主体——企业而定义的。产品标准和
企业标准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关系。
答案是"正确"
31.产品标准中的规范性技术要素一般包含: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
和标签等方面的要素。
答案是"正确"
32.服务标准是伴随着“服务经济”时代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标准类型。
答案是"正确"
33.“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将标准化“精简、统一、协调、优化”的特点与政务服务管理所要求的“公平、规范、高效”等理念有机贯穿起来,让抽象的行政行为具体化、模糊的过程明晰化,为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供了易操作、可
管控的方式和手段,防止了行政行为的随意性,保证了各项工作不因环境的变动导致服务质量改变,不因服务对象的不同造成工作质量的降低。
答案是"正确"
34.“人”的标准,首先是“人”作为标准化对象的界定。他(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职业属性”的人。标准化的目标不同,标准的制定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