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思考(2)
时间:2025-04-06
时间:2025-04-06
中又很少运用,可以适当对其瘦身,简化知识脉络,降低知识的复杂性,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理解,避免过分探究其缘由。
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应避免千篇一律,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作相应的调整,突出其专业特色,满足其专业培养的需要。
3、合理安排课程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教学互动的途径。合理安排课程,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快速吸收知识、掌握技能
基础》作为高职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应尽量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授课,这样做有三个好处:有利于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教学设置;有利于学生能更早的通过计算机等级或技能考试;有利于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信息化帮助。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上机操作课。合理分配理论课。《计算机应和上机课的比率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用基础》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上机课的比率。以周课时四节为例,应至少保证两节上机课,在一学期中安排一至两周的综合实训,实训周四节课可全部安排上机,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教学方法先进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核心作用,就是为实现和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目标服务,使教学的基本要素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功能,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任何教学任务和目标都是要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当地选择或者运用教学方法。知识点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呈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也要通过优选,《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目前
教学方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种:课堂讲授法和上机指导法,两种方法交替使用,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之外,还可以引进一些更先进的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项目教学法”是一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55
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日常
教学过程中,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实际价值的小项目,作为学习的任务。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亲身感受处理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讨论教学法。
所谓讨论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辨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章节,在学习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未知的知识进行讨论,在讨论中逐渐熟悉教学内容,最终掌握知识点。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当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应用,提出案例,每个教学案例中包含完成案例所需的知识点、详细操作步骤和完成案例的目的,并在其中穿插案例所对应知识点的重点,难点,以及操作技巧,使学生更能贴近实际操作,并能将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串连起来,从而对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总体的归纳和认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以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为目的;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当代高职高专学生具备应有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J〕.黄河水利职业张鸣.高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
技术学院院报.2009.7(3).
〔2〕〔J〕.江西行政学于世梁.改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
院院报.2009.10(4).
〔3〕〔J〕.中国电力教乔俊.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育2009.6(上).
〔4〕〔J〕.新西部.2009.20魏华.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责任编辑:肖全初)
上一篇:天就这样黑下来
下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