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中国失业现象(5)

发布时间:2021-06-07

工制度与下岗者的寻找摩擦等等。也就是说,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是宏观经济形势不好或国有企业改制等可以简单回答的。

强调微观意义并不是说微观分析可以解释失业问题的全部,我们仍不能忽视失业的宏观原因,微观分析必须与宏观分析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失业理论。相信这种微观分析会使失业问题的解释更丰富、更清晰、更准确。

失业问题研究的核心是探究失业的原因。以传统失业类型为基础,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出发,分析企业内部工资的确定、投资需求、结构性原因和劳动力市场摩擦,且都围绕着工资展开。分析在不确定条件下工资水平高低如何与企业主利润最大化产生矛盾,如何与企业资本积累、投资需求以及技术选择相联系,如何影响消费需求,如何促使劳动者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之间流动,最终影响失业。强调失业的两个重要原因:信息不充分和制度阻碍。

由于信息不充分与企业内部各方的利益冲突,工资不能正确反映劳动力的供求,企业只能求助于数量调节劳动力,从而带来失业的变动。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市场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的工资决策、投资需求、技术变动以及失业的结构性问题。

近年高经济增长率和高下岗、失业率并存的现象成为困惑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的难题。这是否与微观行为有关呢?如果在企业雇佣行为和劳动者行为上进行协调、引导,就业会更加顺畅,失业率也会得到有效的下降。

应对中国失业问题的方法分析

1、全方位提高科学教育水平,改进求职者各方面的素质

中国高校教育体制应该有进一步的完善。各大高校应当把培养高端人才作为始终坚持的目标,在招生中摒弃片面重“量”的扩招行为,而把着眼点放在人才的“质”上,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大的成本。另外,高校应当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体制,以确保培养出的毕业生符合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减少因专业不对口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另外,中国的扫盲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应当提高求职者最基本的素质。

2、全面提高就业服务市场水平,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首先,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尽快建立起全面、高效的就业信息网络 。从而使就业信息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充分传达,减少因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性失业

其次,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打破劳动力流动在地区、部门、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性的障碍,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分割,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从根本上消除歧视性的就业政策。

3、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更多地用劳动力资源代替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贫乏。在这种状况下,处理失业问题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这一事实,更多考虑用劳动力资源来替代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在产业类型上,应当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如轻纺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软件产业等,进一步扩大出口。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因为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就业容量大。

经济学论中国失业现象(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