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1-06-05

完美主义研究述评

第16卷第1期 2006年

济南大学学报

JOURNALOFJINANUNIVERSITY

Vol.16No.1

2006

完美主义研究述评

佟月华

(摘 要: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高标准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20世纪90

年代以来,咨询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对完美主义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完美主义的界定、结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等。

关键词: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完美主义维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06)01-0073-03

  完美主义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咨询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

完美主义的界定、结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对完美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

一、完美主义的界定完美主义研究始自心理分析学派[1]。Horney

(1950)将过分的井然有序和一丝不苟的行为视为完美主义。Horney认为,寻求卓越的最高境界之需要只是完美主义的表层意义,其深层意义在于精神体验层面,后者对个体尤为重要。对个体而言,完美主义不仅是一种获得优越感的手段,也是一种控制生活的方法。Horney指出,完美主义者有很强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的标准高于别人。这类个体相信生活是按照绝对可靠的公正和正义的机制运行的。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固化的自我形象并按照这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生活。在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非完美无缺时,完美主义者将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2]。Adler(1959)

  收稿日期:2005-07-01

  作者简介:佟月华(1964-),女,黑龙江尚志人,副教授。

将力求完美视为人类发展的正常天性,指出“:从追求完美是生活一部分的意义上看,追求完美是

先天的,是一种奋斗,一种驱力,一种如果没有它

[2

]

生活将变得不可思议的东西。”Horney和Adler的理论观点为以后的完美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

Hamachek(1978)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个临床之谜”。他将完美主义分为正常完美主义和神经质完美主义两种类型[1]。正常完美主义者在圆满完成困难任务时体验到愉快感,而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总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因而即便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无法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愉快和满足。他认为,正常完美主义是追求成功需要的一个层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寻求完美驱力的推动下,正常完美主义者能够采取灵活的方式实现这种需要,因此,正常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是一种实现高标准和努力完成任务的愿望。他们不仅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快乐和满足,而且有能力根据情境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节。Burns(1980)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认知网络”,包括期待、对事件的解释、自我评

73

完美主义研究述评

价、对他人的评价。完美主义者设置并严格坚持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并以是否达到这些标准来判断自我价值。Halgin(1989)为完美主义者下的定义是,为实现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受到自我不良激励(ego-dystonic)和强迫性内驱力折磨的个体,他们称这些完美主义者为“永不满足的完美主义”并将之视为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常见因素。Frost等人(1990)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高标准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3]。他们指出,设立过高的个人标准本身不一定是病态的,对自己成绩或者成就所做的自我主义的要素。Blatt(1995)了广泛的研究,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完美主义研究的发展。要在这方面取得进展就必须首先总结出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完美主义的界定。王敬群等人指出完美主义有四个核心特征: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和恐惧失败[4]。这对研究完美主义的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二、完美主义的结构完美主义是一种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关于完

美主义结构的研究主要有Frost的六维度划分法和Hewitt的三维度划分法。

Frost等人(1990)将完美主义分为六个维度:(1)担心出错是指对错误的消极反应和认为错误等同于失败的倾向。有些个体过于担心出错,甚至一点小错也会使其认为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这种心态使个体对失败的恐惧压倒了对成就的追求。(2)个人标准是指为自己设定高标准和高标准在自我评估中的重要性。极高的和不现实的个人标准是神经质完美主义者的特征之一。这种个体遇到不利的环境和条件时,不能根据现实需要调整自己的标准,始终期望完全胜任每一件工作并且超过别人。(3)父母期望是指个体对来自父母较高期望的认识。(4)父母批评是指个体对父母过于挑剔的感知。(5)对行动的疑虑是指个体对其完成任务能力的怀疑程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一件事时,常感到不能满意,犹豫不决,不能真正结束已完成的工作。(6)组织性是指强调精确、秩序和日常工作的有序性。个人标准和组织性两74

个维度构成顺应良好的完美主义,其他四个维度构成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3]。

Hewitt(1991)将完美主义分为三个特质维度(traitdimension):自我指向完美主义、他人指向完美主义和社会指定完美主义[5]。这三个维度是一些稳定的、长期形成的人格特质。这些维度的区别并非是行为方式,而是完美行为指向的目标,即是指向于自我还是他人,或者将完美行为归因于社会。(1)美行为,。自我指向完美主义只要求自己是完美的,具有明显的动机成分,这种动机通过做事力求完美和避免失败的方式反映出来。(2)他人指向完美主义是指对他人能力的信念和期望。他人指向完美主义来源于自我但将完美的要求指向于他人(包括子女、配偶、下属、雇员等)。他人指向完美主义者要求他人是完美的并严格评价他人的成就。这种行为从本质上与自我指向完美主义相同,不同的是这种完美行为指向于外部。自我指向完美主义引起自我批评和自我惩罚,而他人指向完美主义则导致对他人的责备、缺乏信任和怀有敌意。(3)社会指定完美主义是指个体感知到的达到有意义他人所寄予的标准和期望的需要。社会指定完美主义者认为有意义他人对他们抱有不切实际的标准,严格评价他们的行为并对他们施加压力要求他们达到完美。

三、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者早就认识到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存在

一定的联系。完美主义不仅与进食障碍、自杀念头和自杀企图、抑郁、焦虑

、拖延行为和神经质存在关系,而且会导致精力衰竭、疲劳、慢性和严重头痛等身体症状[4-6]。完美主义还是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一个诊断标准[7]。完美主义与焦虑、抑郁和应激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不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完美主义者更易于体验到消极情绪和低估自己的工作质量,认为自己应该做得更好。与完美主义倾向性低的个体相比,完美主义倾向性高的个体体验到的精神病理学症状的频率更高,种类更多。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完美主义的不同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完美主义维度与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这类研究既有助于人们深入认

完美主义研究述评

识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又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完美主义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完美主义的何种维度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程度最高且影响最大存在不同的研究结论,这正是完美主义研究的关键。研究发现,在Frost的六维度中,担心出错和对行动的疑虑与抑郁症状存在高度相关,与心理困扰和自尊存在较高的相关,而组织性与自尊水平存在正相关,与抑郁症状和焦虑存在负相关关系,以上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担心出错,对行动的疑虑和组织性是焦虑和抑郁症状的预测变量,而个人标准和父母期望对这两种症状的预测作用不显著。除了父母期望,维度都能够预测应激水平了组织性,释量最高[8]。密切,因而被视为完美主义结构更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国内的研究发现,担心出错和对行动的疑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最高[9]。有关Frost完美主义维度的研究证实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即完美主义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完美主义的组织性维度可能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那些注重日常生活的有序性,强调准确和秩序的个体能够体验到更高的自尊和幸福感水平。在Hewitt的三个维度中,自我指向完美主义与同类的指向自我的行为如抱负水平和自我责备相关,还与适应不良的各种指标如焦虑、抑郁、神经性厌食存在一定联系。他人指向完美主义与抑郁和人际交往挫折如玩世不恭、孤独和婚姻以及家庭问题存在联系。他人指向的行为容易导致消极的情绪状态。社会指定的完美主义导致很多消极结果。如果个体感知到来自于有意义他人的要求过高和不可控制,失败的体验和情绪状态如愤怒、焦虑和抑郁就会随之而生。在这三个维度中,自我指向完美主义还是社会指定完美主义对抑郁的影响最大是存在争论的问题。Hewitt等人(1994)在对一组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时发现,自我指向完美主义和社会指定完美主义与高度的抑郁、绝望和自杀意象相关。社会指定完美主义与抑郁有最显著相关,是抑郁的易感因子。在比较抑郁症、焦虑症和正常人的完美主义研究,以及对单向抑郁症、双向抑郁症和混合型精神病人的研究中却发现,自我指向完美主义是抑郁产生的易感因子,能预测在成就压力下的抑郁,但自我指

[1]

向完美主义在临床样本上与抑郁相关,在学生样本上与抑郁无关。社会指定的完美主义还对社交焦虑、社交恐怖产生影响。社交恐怖患者在社会指定完美主义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控制组、强迫症和特定恐怖患者。Hewitt等人对这三种维度与多种人格障碍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指定完美主义与分裂样、分裂型、回避型、被动攻击型、边缘型人格障碍存在正相关关系,自我取向完美主义与戏剧型、、反社会型人格,、苗条、失调、自尊相关,自我取向。

总之,目前完美主义研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首先,加强对完美主义核心特征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统一完美主义的界定,进而完善对完美主义结构和测量工具的研究。其次,现有的完美主义研究过多关注于完美主义的消极方面,研究者通常将完美主义视为有问题的和病态的。这种完美主义的病态学观点阻碍实验研究的发展。将来的研究要更多探讨完美主义的积极影响。再次,开展完美主义干预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Flett,GL,Hewitt,PL.Perfectionism:Theory,Research,andTreatment

[M].Washingtonn,DC: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2002.[2]訾非1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1心理科学,2004,

(4):493-495.

[3]FrostRO,MartenR,LahartC,etal.Thedimensionsofperfection2ism[J].CognitiveTherapyandResearch,1990,(14):449-468.[4]王敬群,梁宝勇,邵秀巧.完美主义研究综述[J].心理学探

新,2005,(1):69-73.

[5]Hewitt,PL,Flett,GL,&Blankstein,KR.Perfectionismandneu2roticisminpsychiatricpatientsandcollegestudents[J].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1991,12(3),273-279.

[6]Blatt,SJ.Thedestructivenessofperfectionism[J].AmericanPsy2chologist,1995,(50):1003-1020.

[7]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4thed.)[M].Washington,DC:APA,1994.[8]ChengSK,ChongGH,WongCW.ChineseFrostMultidimensionalPerfectionismScale:Avalidationandpredictionofself-esteemandpsychologicaldistress[J

].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1999,(55):1051-1061.

[9]杨宏飞,张小燕.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

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9:647-648.

责任编辑:贾 岩

75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