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87)煤地字第656号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煤炭相关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煤炭资源勘探煤样采取规程
(87)煤地字第656号
1 总则
1.1 煤样是研究煤质的基础。煤样的采取质量直接影响对煤岩特征、
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工业用途的正确评价。因此,所采取的样品必须
能如实地反映煤层的自然特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1.2 本规程对各类煤样采取方法的规定及质量要求,是根据目前国内
技术水平并吸收了主要产煤国家的经验而提出的。在工作中,应注意国内
外煤质研究、煤的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做好采样工作。
1.3 本规程是根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对煤质工作的要求编制
的,适用于煤炭资源勘探中各种煤样及其夹矸的采取。
凡采样方法已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的,均按国家标准或部标准执行。
2 煤芯煤样
2.1 煤芯煤样从钻孔煤芯中采取,取样前应对煤芯进行整理和编录,
要求如下:
2.1.1 煤芯提出井口后,要按上下顺序依次放入岩芯箱内,断口互相
衔接,煤芯不得受污染,采样前要先进行拍照。
2.1.2 记录煤层各分层的厚度和芯长,描述宏观煤岩类型及煤芯状况;
2.1.3 从煤芯取出到采样结束,一般不得超过48小时。
2.2 煤芯煤样一般按独立煤层采取全层样。
特厚煤层可分层采样,分层厚度一般不得大于3.00米,应尽量使各采
样点的分层层位相一致。急倾斜特厚煤层可适当加大分层厚度。
煤炭相关规范
当煤层结构十分复杂或煤煤岩类型及煤质有显著差异时,应根据具体
情况分层采取。
顶底界面不明显的煤层和高灰分煤层,分层厚度一般不得大于0.30米。
有专门研究目的的煤样的分层厚度,应根据需要确定。
2.3 大于0.01米至等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的夹矸,应单独采样;大于煤
层最低可采厚度的夹矸,属非炭质岩的,一般不采样,属炭质岩或松软岩
的,需单独采样。厚度小于或等于0.01米的夹矸,应与相邻煤分层合并采
样,不得剔除。
煤层中的多层薄层夹矸,可单独采样,也可按相同岩性合并采样。
2.4 炭质泥岩为煤层的伪顶或伪底时,应分别采取全层样。非炭质泥
岩为伪顶或伪底时,层厚大于0. 10米时,采0. 10米;层厚小于0. 10米者
采全层,分别送样。
2.5 煤芯煤样一般不缩分,应全部送验。若必须缩分时,应按国家标准
GB474-83《煤样制备方法》的规定进行,缩分出的煤样重量不得少于表1的
规定,并应能满足各试验项目的粒度和质量要求。
表1
2.6 清除了泥皮等杂物,并去掉磨烧部分的干净煤芯,在空气干燥状
态下所称得的重量,称为煤芯送样重量,以千克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
煤芯送样重量是计算重量采取率的基础数据,是衡量煤样代表性的依据之
一。
2.7 按《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评定的取芯质量不合格的煤层,
其煤芯不能代表全层的质量,一般不应采取。
2.8 热稳定性、煤对二氧化反应性、结渣性、可磨性、煤尖爆炸性、
煤炭相关规范
燃点等几种试验用煤样,从煤芯煤样(或煤层煤样)中缩制。缩制一般在
实验室进行,杨可现场按规定破碎、缩分后单独送验。试验样的粒度和重
量要求见表2。
表2
2.9 为保证获得足够数量的煤样,应合理选择取煤管,其内径一般不
应小于46毫米。
3 可选性试验煤样
3.1 可选性试验煤样包括筛分、浮沉试验煤样和简易可选性试验煤样
(即简选样)两种。
3.2 筛分、浮沉试验煤样:须在生产矿井或勘探坑道中采取。其重量
(指按规定的井下拣矸制度拣除矸石并经空气干燥后的原煤)不少于10吨。
在矿井中采取煤样时,应符合GB481-87《生产煤样采取方法》的规定。在
勘探坑道(包括生产矿井中为采样专门开掘的坑道)中采样时应符合以下
规定:
3.2.1 采样点应布置在氧化带以下及煤层厚度、结构、煤质正常的地
段。当不能肯定是否穿过氧化带的,应先取煤层煤样测定氧化指标。
3.2.2 采样点位置要用仪器测量并计算出经距、纬距、标高。采样点
附近要作详细的地质编录。
3.2.3 用全巷法采样(即采取采样巷道中从煤层顶板至底板的全部煤
煤炭相关规范
炭)时,如采出的煤炭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缩取。
3.2.4 应尽量使用打眼放炮法采取煤样,特别松散的煤层也可手镐落
煤。
3.2.5 煤样中应包括开采的夹矸和自然混入的伪顶、伪底板的矸石。
除设计部分要求分层采样者外,一般采取全层样。
3.2.6 应在同一地点用刻槽法采取煤层煤样和简选样。
3.3 简选样:可在坑道中专门采取或从煤层煤样中缩取,煤样重量不
少于40千克。也可从钻孔中采取,煤样重量按煤层厚薄分别规定为:薄煤
层不少于5千克,中厚煤层不少于5~13千克,厚煤层13千克以上(计算
煤样重量时均不包括厚度大于0.01米的夹矸)。
薄煤层可用人工斜孔或加大孔径等措施增加煤样数量,有条件时也可
用相邻两孔合并采样。
下一篇: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