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导图操作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帮助快速算量,
广联达软件这几年开发的很多新功能中,我觉得导图是最有用的一个,有了这个功能以后,才真正把预算员从繁重的工程量计算中解救出来了。相信只要会用这个功能的同行都有这个感受,但是我周围有很多同行却没用过这个功能,还有的用过觉得很麻烦也没有再用了。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运用导图这个功能。
导图的顺序和我们用软件画图计算的顺序是一致的,我建议大家首先在钢筋软件里进行导图的操作,因为计算钢筋读图最细致,完成以后到图形里处理的工作就比较简单了。导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导入草图
打开软件,在绘图界面里,导航栏“CAD草图”→“导入CAD图”按钮→导图。这里要注意几点:1图纸导入时,有一个对话框要求你输入图纸与实际尺寸的比例,很多初学者容易理解为图纸的画图比例,其实它指的是图纸尺寸与软件计算尺寸的关系,所以这个地方正常情况下应该选择1:1。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对想人为加大工程量的用户来说,可以在这个比例上稍作改动;2图纸导入后,一定要把用不上的图形和文字说明删除,这样能保证识别的构件不会重复。
2.识别构件
构件识别的顺序是:轴网→柱、墙等结构竖向构件→梁→板→到图形算量界面里识别建筑墙、门窗。每个构件的操作步骤都差不多,首先在导航栏点到要识别的构件名称,然后依次选择:“提取构件边线”→“提取构件标注(名称)” →“识别构件”。我重点说说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先说一个很好用的快捷操作,在提取边线的时候,按住“Ctrl”,鼠标左键点选构件的任一条边线,这时候所有相同颜色的边线都被选中,然后按右键确认就提取成功了;
帮助快速算量,
2另外还有一个经常用的快捷键“F7”,可以设置图层的状态,经常打开这个功能除了可以检查导入的图形有没有遗漏外,还有一个很好的用途,我会在后面的内容里详细说明;
3导入轴网时应该选择“柱平面定位图”,尽量不要画太多的辅助轴线,个别不在轴网上的构件我们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后面会讲到的;
4矩形框架柱的识别比较简单,而薄壁柱等异形柱子,由于CAD图画法上的问题,识别起来会麻烦一点。遇到不能完全识别的时候,打开“F7”,选择“已提取的CAD图”,照着提取过来的图形和位置把没有识别到的柱画上去,这里还有一点要告诉大家的是,只要提取过来的图形,在软件上就可以作为参照物来用,可以进行点和边线的捕捉,而且也无需看图纸,并且减少了辅助轴线的数量,这种操作方法就是“描图”了。这个将是我们在导图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
5剪力墙的识别和柱子的操作是一样的,就多一步要“提取墙厚”,在你提取了墙边线以后,就可以提取墙厚了:在图上选择一段墙的两条边线,按右键确认,在出来的对话框里输入墙的名字和钢筋信息就完成了。相同厚度的墙只须提取一次,在输入名字的时候要对应图上的墙标注,打开F7能帮助你很快的找到不同厚度的墙体;
6梁的识别对初学者来说是最麻烦的,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其实也很简单的。在“自动提取梁标注”以后,选择“自动识别梁”,这样大多数的梁都能识别过来,但也有些识别不了的,没有识别全的,还有识别错误的。这个时候就又要用到“F7”了,让提取的图形和标注显示在屏幕上,然后选择“点选识别梁”,按照软件命令行的提示来:点选要识别的梁集中标注,按鼠标右键确认,选择梁跨,跨数多的只需要选第一跨和最后一跨,再按鼠标右键确认,一根梁就识别过来了;对那些没有识别全的,千万不要用合并这个功能,因为这个功能要成功对构件要求比较高,一般不容易达到。直接删除一部分梁,让保留的部分延伸过去,这样会比较快;最后一步就是查漏补缺,可以在构件处理里面进行,打开“梁平法表格”和“构件属性表”,对应提取的标注把所有的梁都检查一遍,把没有识别到的地方补上。这里补充一点,
帮助快速算量,
软件是不能识别吊筋的,但是我们在提取梁边线的时候,可以把吊筋的图形和标注一起提过来,输入钢筋信息的时候就不用再在图纸上去找了,而且也不容易漏掉。
7板筋的识别是新增的一个功能,操作起来有点慢,我建议大家可以用自己输入的方法,这样比较快,当然我们还是要把板筋的信息和钢筋线导过来,不用识别它,用老办法照着描就好了,比翻图纸要快。提醒一点:输入钢筋前要先设置板,建一个板构件,选择“自动生成最小板”,这样所有封闭的地方都有板了,然后再按标注修改不同厚度的板、板洞,没有生成板的地方,检查梁墙是否形成闭合,确定闭合后用点式画法生成遗漏的板。
8建筑里面的墙、门窗识别起来就简单了,留到在图形软件里去识别,只要跟着提示去操作就可以了,其实软件下面命令行有很多重要的信息,对初学者来说,一定要认真的看看里面的提示,它能帮助你更快的掌握每个功能;
9在导钢筋图形的时候一定要先转换符号,把原草图上的乱码转换成软件接受的符号,转换也很方便,点“转换符号”的标注,出来对话框以后,点一下图纸上乱 …… 此处隐藏:376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动词-ing形式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