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案(古诗赏析)
时间:2025-02-26
时间:2025-02-26
苏教版初三语文古诗赏析
2010年秋学期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案(四)
编写:杨正春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日期:12月31日
复习内容:九上、九下诗词赏析
九上部分
(一)关 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可分为:追求、思慕、迎娶三个部分。 (2)《诗经》常用赋、比、兴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3)出于此诗的成语有:窈窕淑女、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等。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且细心呵护的词:采之、友之、芼之、乐之。
(5)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答:《关雎》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华羽流光,声音婉转。听着它们悦耳的叫声,不禁引发了年轻人的联想,拨动了心中爱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
●相关链接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至深至远的影响。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二、《相见欢》(李煜)
(1)词中点明伤情地点是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季节是__________。(西楼;夜晚;秋天) (2)词中写景简而有序:“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写仰望之景;“_______________”一句是俯视之景。下片以__________为主(表达方式)。(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抒情)
(3)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白描的手法直抒亡国哀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上片写后主眼中之景。(眼前的一切都着上冷落凄清的色彩。)下片:抒写后主千丝万缕的离愁。 (5)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_______________。其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亡国哀思 凄惋)
(6)“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哪些句子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剪……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表现了心宇深处深深的寂寞、万般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7)“无言独上西楼”中的“独”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内心?
(8)“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什么样感受?
表现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复杂微妙的感受,实则突出饱含辛酸的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9)赏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寂寞者,人也,被锁者,也是人也,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了被锁在深院中的人,悲愁不尽,孤独寂寞的心情。钩摹出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
(10)“月如钩”象征什么?(人事的缺憾)
(1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答:寂寞、孤独、悲凉
(1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词的写法,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一切皆着我之色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作简要赏析。
答:同意。此时,词人心境悲凉,眼前之景都着上了冷落凄清的色彩。寂寞的、被锁的实非梧桐、深院、清秋,而是词人,一个“锁”暗点身世,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13)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
答:词人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把“离愁”的特点极其深刻形象地写出来了,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确实是千古妙笔。
(14)“锁”语意双关,明指“清秋锁于深院”,暗寓人囚于深院,困于清秋。 (15)词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答:西楼残月、梧桐深院;孤寂、凄凉、忧愁
三、《浣溪沙》(词·晏殊)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夕阳 落花 归燕)
(2)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流光的易逝。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 …… 此处隐藏:1012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