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第三章 带传动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第三章 带传动
东北大学国家工科机 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第三章 带传动3.1 概述
3.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3.3 带传动设计准则和单根V带传递功率 3.4 V带传动设计 3.5 其他带传动简介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3.1 概述 (Introduction)一、带传动类型 1、组成:主动轮—带—从动轮n1 主动轮 带 n2
2、分类与特点(1)啮合带
摩擦
从动轮
同步齿形带 平带-橡胶带、编织带、皮革带
(2)摩擦带
O形带
多楔带V带-普通V带、联组V带、窄V带 金属V带3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3.1 概述 (Introduction)
一、带传动类型
(3)摩擦带结构特点平带结构特点: 结构:帆布芯带、编织平带、皮革平带 特点:带轮简单、按需取长,接头成环 高速噪声(接头冲击) 普通V带结构特点 结构:帘芯、绳芯 特点:无噪声—无接头封闭环 传动比大、结构紧凑 承载大—带、轮楔形传动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1 绪论 (Introduction)
一、带传动类型
(4)承载分析—平、V带与轮间摩擦力比较平带:F fP fN fQ
Q
N平带 fv Q
V带:
N
Q 2 sin
2
F fV 2 fN
2 Qf
Q NΦ 2
sin
Nφ
结论:fv f sin 2 f ;
F fV F fP
V带5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1 绪论 (Introduction)
一、带传动类型
(5)V带主要参数(标准件) V带型号:Y、Z、A、B、C、D、E 截面尺寸渐大 主要参数: 带: dd 节 宽bp: 带截面中性层宽 基准带长Ld:带中性层长(节线长) 轮: 带轮基准宽度bd:轮槽与带中性层重合处宽 带轮基准直径dd:基准宽度对应的带轮直径36°
bp(bd)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1 绪论 (Introduction)
二、带传动特点
二、带传动特点 (1)缓冲减振-带弹变 (2)过载保护-过载打滑 (3)结构简单
(4)大中心距传动 (5)传动比不准(摩擦带)(6)压轴力大 (7)不适于高温、油污等场合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一、带传动受力分析1、带离心力引起带中拉力FC
v2 离心力:dC qdl qv2 dα rd d 力平衡: c sin 2F dC qv2d dl 2 dC 离心力引起带拉力:Fc qv2d 2
Fcd
rd
n
说明:Fc由绕轮带段引起,作用于带全长
Fc
Fc使带内拉力、应力增大,带与轮间压力减小
要求: v≤25m/s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一、带传动受力分析
2、带传递的力Ff从动边
F0 F0n1 F0 F0 (1)工作前后带中力的变化 主动边:初张力F0 从动边:初张力F0 F1紧边
F2 F1主动边
Ff n2
F2松边
(2)初张力F0与F1、F2的关系 设:带为弹性体、服从虎克定律;带总长不变F1 F0 F0 F2
F1 F2 2F0
(1)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一、带传动受力分析
(3)有效圆周力Fe与F1 、F2
Ff
Fe F f F1 F2
(2)
F2 O1 n1 F1
由(1)、 )得:F1 F0 Fe / 2 ; (2 F2 F0 Fe / 2 ( 3)
(4)带传动能力分析 Fe max F f max
? 主动轮微带元力平衡:
FfdN
Y F2rd
dCd 2
dNd
X 0 : Fd dN dC 0 Y 0 : fdN dF 0
n1
xF110
F+dF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一、带传动受力分析
dN ( F qv )d fdN dF2
F1
F2
( F qv ) fd dF2 0
F1 qv2 Euler公式: e f 2 F2 qv
(4)
由(2) (4)得: 、 e f 2 qv F1 Fe max f e 1 1 2 F F qv 2 e max f e 1
(5)11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一、带传动受力分析
由(1)、 得带传递的最大有效周 (5) 力:Fe max
e f 1 (F0 qv2) f 2 e 1
讨论:Femax的影响因素分析: F0 Fe max Pmax max Lh a、初张力F0 F0 Fe max 打滑(要求保证适当F0 ) b、包角 : Fe max (要求: 1 120 ) c、摩擦系数f: f Fe max ( f与材料、表面状态、环 境有关, f v f )
d、线密度q : q qv2 Fe max (要求:高速传动用轻质带) e、带速v : v qv2 Fe max (要求:v 25m / s )12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二、带传动运动分析
二、带传动运动分析 1、带的运动状态 2 c 1 1 n1 b1 1
2 a 2F2 n2 F1从动轮
2 c2
b2 2
a1 1
1a2 c2 F2 F1
主动轮 a1 c1
F1 F2
1 2v轮1 v带
2 1v轮2 v带13
结论:带与轮产生相对滑动v轮1 v轮2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电子教案
§ 3.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二、带传动运动分析
2、带传动的弹性滑动(1)弹性滑动由于紧边松边存在拉力差, 带绕过轮时两边变形量不同,
2 c 1 1 n1 b1 1
2 a 2F2
2 n2 c2
b2 2
a1 1
F1
1
引起带与轮间产生微小相对滑动 弹性滑动。
a、弹滑是摩擦带传动的 固有属性,不可避免 b、弹滑大小与载荷有关 c、动弧与静弧的概念静弧a b、静角 不产生弹滑弧段 动弧b c、动角 产生 …… 此处隐藏:77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