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2)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CRTER
0
引言
魏世平,等.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
ISSN1673-8225CN21-1539/Rwww.zglckf.comkf23385083@sina.com
场,接纳个别差异)4个分量表。经测试问卷信效度好,可以测量大学生人际亲密的能力程度
[9]
。本研究经
Cronbachα检测,总问卷和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
人际依恋是指成人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是一种
数分别为0.85,0.73,0.75,0.65和0.63,显示有良好
评定方法:由团委组织进行测试。匿名填答,问卷当场回收。
主要观察指标:①人际依恋风格与人际亲密能力问卷得分。②人际依恋风格各分量表与人际亲密能力各分量表的相关关系。
统计学分析:由第二作者采用SPSS11.0处理数据。主要有t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F检验、方法。
从幼年就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人际亲密关系倾向。的内在信度。
(Attachment)一词最早由英国精神病学家
Bowlby所提出,他认为个体从婴儿期到死亡的整个生
依恋
命周期都有情感上的依恋对象[1]。其特征是向依恋对象寻求趋近及安全感,并具有促进个人独立自主的功能以及认知及社会胜任感的发展[2,3]。后来一些学者利用“依恋”概念分析解释成人的亲密关系[4,5]。
根据Eric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值人生中的黄金岁月,是寻找并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6]。帮助学生适应和学习亲密关系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相当重要的一环[7,8]。而在亲密关系的建立中,则要考虑其人际亲密能力。本文探索人际依恋风格与人际亲密能力两者的关系,为辅导工作者提供参考。
2结果
2.1调查者数量分析
1对象和方法设计:横断面调查。
单位:重庆大学团委和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
854名(男438名,女416名)
大学生接受测试,回收有效问卷813份,有效回收率为95.20%。其中男413名,女400名,文科392名,理科421名。一年级学生431名,二年级学生316名,三年级学生51名,四年级学生15名,平均年龄19.24岁。2.2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的特点见表1。t检验和单
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在年级上差异无显著性,而逃避依恋评分在性别、文理科上差异有显著性,大学男生明显高于大学女生(P<0.01),理科生明显高于文科生(P<0.05)。
研室。
对象:2005-03由重庆大学团委组织,随机抽取重庆大学学生854名参与调查。
设计、实施、评估者:设计、实施为重庆大学团委的老师,评估由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老师进行,均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
方法:
评定工具:①人际依恋风格问卷。由台湾王庆福根据风格的理论编制而成。共24题,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六级计分。内容包括逃避依恋(逃避和他人的接近,以免除不自在的感觉或避免受伤害)、安全依恋(接纳自己,有安全感,能自在地和他人亲近)、排除依恋(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和焦虑依恋(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4个分量表。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实验经Cronbachα检测,总问卷和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68,
[9]
与男生比较,a;与文科比较,b2.3大学生人际亲密能力的特点见表2。t检验和
0.67,0.60,0.65和0.48。显示除焦虑依恋内部一致性
程度较低外,均有良好的内在信度。②人际亲密能力问卷。王庆福修订,共24题,从“非常不容易或不自在”到
“非常容易或非常自在”进行六级计分。问卷包括负向决断(有自我判断的人际行为,能自在地向对方表达自己不愉快的情绪)、情绪支持(倾听他人的烦恼,给予情绪上的帮助)、主动表露(主动接触新朋友或自在地表露自己)、冲突处理(有效处理人际冲突,能考虑双方立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人际亲密能力在年级上差异无显著性,但情绪支持评分在性别、文理科上差异有显著性,大学女生明显高于大学男生(P<0.05),文科大学生明显高于理科生(P<0.05)。
2.4人际依恋风格各分量表与人际亲密能力各分量
相关分析表明,逃避依恋评分与情绪
表的相关分析
支持和冲突处理评分呈负相关(P<0.05)。安全依恋评分与人际亲密能力各分量表评分有显著正相关(P<
ISSN1673-8225CN21-1539/R
www.zglckf.comkf23385083@sina.com
魏世平,等.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
CRTER
情绪支持和冲突处0.01),排除依恋评分与负向决断、
理评分呈正相关(P<0.01)。焦虑依恋评分与负向决断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 …… 此处隐藏:183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学生宿舍管理系统